快轉到主要內容

[好書推介]《耶穌的慈愛》及《耶穌的智慧》 + 撒種的比喻的反省

·

早前兒子叫我跟他說故事,隨手就拿了這兩本書跟他一起看:

jesus_love_n_wisdom_cover

這是良友之聲出版,一套兩本的 書籍:《耶穌的慈愛——祂的奇蹟》及《耶穌的智慧——祂的比喻》。這兩本書將耶穌的行實及比喻壓縮成較短的篇幅,加上簡單線條的漫畫插圖,兒子也頗喜歡,尤其因為他還未懂字,但他能在圖畫當中認出耶穌驅魔、將水變酒等等在彌撒中聽過的福音1,使他很有親切感。而文字方面簡短易讀,相信初小的學童也能讀出趣味來。

筆者買的時候就是上圖的那個禮盒裝,還送一個耶穌公仔,可放八達通的,也頗趣緻。

那天兒子對「撒種的比喻」很有興趣,因為他記得在之前已經在彌撒聽過了,而他也很喜歡書中的插圖。

那時,有大夥群眾聚集了來,並有從各城來到耶穌跟前的,衪就用比喻說:

「有一個撒種子的,出去撒種子;他撒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就被踐踏了,並有天上的飛鳥把它吃了。有的落在石頭上,一長起來,就乾枯了,因為沒有濕氣。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同它一起長起來,把它窒息了。又有的落在好地裏,長起來,結了百倍的果實。」衪說完這些話,就高呼說:「有耳聽的,就聽吧!」

衪的門徒問衪這比喻有什麼意思。衪說:「天主國的奧秘,是給你們知道的;對其餘的人,就用比喻,使那看的,卻看不見,聽的,卻聽不懂。這比喻的意思是:種子是天主的話。那些在路旁的,是指那些人聽了,隨後就有 魔鬼來到,從他們心中把那話奪去,使他們不致信從而得救。那些在石頭上的,是指那些人,他們聽的時候,高興的接受那話,但這些人沒有根, 暫時相信一到試探的時候,就退避了。那落在荊棘中的,是指那些聽了的人,還 在中途就被掛慮、錢財及生活的逸樂所蒙蔽,沒有結出成熟的果實。那在好地裏的,是指那些以善良和誠實的心傾聽的人,他們 把這話保存起來,以堅忍結出果實。 (路加福音 8:4-15)

兒子聽畢之後便跑出去扮撒種,反而是筆者覺得這個比喻的道理也頗為嚴格。

耶穌將聽從福音的人分為四種:一開始已不信從、暫時相信但在有試探時便退避了、被各種掛慮逸樂所蒙蔽而不能結成熟的果實、及以堅忍結出果實。

parable-of-the-sower

耶穌當然要求的是我們都要做好地,讓天主聖言發芽結實。耶 穌在解釋這比喻時也表示這需要堅忍,明顯地不是容易的事。

每周都參與彌撒的信友大概都不是路旁,起碼他們都領洗了,願意每周到聖堂處,聖言沒有在被奪去。

然而,我們卻不能因為自己每周望彌撒就假設自己是好地,必能結果實。如果我們不斷地用「搵食啫」2、「不必這麼認真」作為我們的藉口,我們其實正正就是耶穌說的那些「在中途就被掛慮、錢財及生活的逸樂所蒙蔽,沒有結出成熟的果實」的人,不能結出百倍的果實。要做好土地,要為聖言結果實,必然是要堅忍,對抗世俗的挑戰,讓恩寵在心中生根。

天主是仁慈的,必然給予我們足夠的恩寵;祂也給予我們自由,讓我們選擇運用恩寵與否。現在正值四旬期,願我們都能自由地配合天主的恩寵,以堅忍結出果實。


  1.  的確,禮儀是聖經的誕生地。福音在禮儀中宣讀或唱出,再由神父執事講解,讓小孩子也理解到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故事。

  2. 「搵食啫」意思大概是「要賺錢嘛!」,就是要把工作賺錢放為第一優先,其他事情則次選了。

分類: 好書推介 讀經反省

相關文章

10個主日彌撒請假的理由?!![上篇]
主日彌撒可以請假嗎? 有智慧的你們,肯定知道答案。 翻翻 …
基督君王——普世的君王
這幾天香港受人大釋法所困擾,另一方面美國的天主教會也在面對當 …
耶穌聖名——應受尊崇的名字
梅瑟對天主說:「當我到以色列子民那裏,向他們說:你們祖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