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領聖體,點領?——一點個人反思

·

早陣子,身邊的朋友都爭相傳閱一篇文章,內容大致是在說口領聖體還是手領聖體的爭論。筆者因為學識淺薄,一直不太關注這些禮儀上的爭論,所以筆者其實不太知道這些爭論到底是從何而來,又是因為什麼而開始,可是單單看畢該篇文章,有些許個人感受想跟大家分享。

首先,筆者看到該篇文章將參與拉丁彌撒和口領聖體劃上等號,好像只有參加拉丁彌撒/提倡拉丁彌撒的人才會口領聖體似的,不禁感到十分奇怪。 筆者年紀也算不上大,可是小時候去的堂區不是拉丁彌撒,也不是所謂的舊禮彌撒,而是用廣東話舉行的彌撒,教友們都是口領聖體的。(筆者也跟父母確認過,絕對不是筆者年紀小而記憶有所偏差,亦不是毫無根據將口就來),而筆者本人的初領聖體也是口領的,所以記憶猶深。後來筆者因為城市規劃原因而搬家,該堂區亦同時被清拆。還記得當年筆者轉往其他堂區參與彌撒的時候,還十分驚訝別的堂區原來都是手領聖體,而且獻禮的時候原來不用跪下等等,後來本著入鄉隨俗(其實就是羊群心理)筆者才漸漸也跟著變成手領聖體。近年筆者再往不同堂區參與彌撒, 想起小時候的口領聖體,感覺比起手領聖體,跪下口領聖體令筆者感受更深,更能以一個更崇敬、謙卑的心去迎接聖體,領聖體的同時更能鞭策自己不要容易又犯錯,又陷於誘惑,僅此而已。與什麼爭論,誰更正統誰更正確誰是對的錯的跟我完全無關。

筆者個人覺得,如何領聖體,手領還是口領在於個人選擇,實在沒有必要爭個你死我活,更不用一方指責另一方是錯的而自己是對的,互相尊重即可。正如筆者小時候初領聖體的導師教我們,要恭敬聖體,所以領完聖體之後不能咀嚼,只能用口水軟化聖體然後咽下。筆者後來長大看到很多人都會咀嚼聖體,亦問過一些熟悉體儀的朋友,知道其實沒有文明規定,咀嚼聖體亦可。不過筆者還是照著自己從小以來養成的習慣來,亦不會說別人就是不對,不尊重聖體,因為這完全是筆者自己的個人選擇啊(笑)

筆者覺得, 既然手領聖體和口領聖體都是教區所允許的,即代表兩種方法亦可,兩方不必互相指責,亦不必爭個長短,教友們按照自己的個人需要、喜好、習慣選擇即可。喜歡口領聖體的不必覺得手領聖體不符合傳統,支持手領聖體的亦不必指認口領聖體就等如要恢復舊體支持拉丁彌撒云云。按自己的需要選擇如何領聖體,如其他教友好奇便解釋一下為何自己選擇如此領聖體,提出這種方法的好處讓人參考,但卻不必批評另一種的所謂「缺點」, 這種抬高自己貶低他人散播矛盾爭論的做法在筆者眼中相當的無聊

最後,該篇文章的作者用了不少篇幅去問讀者有沒有如此這般做才當得起領聖體而不是褻瀆聖體,顯得十分無助。 讓筆者再一次想起小時候的初領聖體導師的教導:本來我們每一次領聖體前都必須要懇切地懺悔、去跟神父辦告解、好好打掃自己預備自己才能迎接聖體進入我們心裡,不然我們即使領了聖體也是無用的(格林多人前書 11:27-29)。( 詳閱)提醒筆者不要一不小心又怠惰了 (笑)

分類: 樂山樂水

相關文章

幾耐辦一次告解?
筆者以往所在的堂區都會在「大時大節」 - 聖誕節、復活節前舉 …
面朝東方舉行彌撒——聖禮部長的建議
早幾天,一名熱愛禮儀的神父給筆者一篇文章。筆者讀後覺得也可以 …
慈悲的……鵜鶘?
不知讀者有沒有發現樂山樂水的 Facebook page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