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私兩忙,陪孩子安睡後自己也經常倒在床上一睡到天明,所以近期真的少了寫文,各讀者請見諒。
言歸正傳。近日筆者在不同的彌撒中都有點個人感受,不約而同都跟禮儀方向有關。
首先是日前在一台私人彌撒中當輔祭。那台彌撒是以面朝東方的形式 ( ad orientem) ,並以拉丁文舉行的 (讀經除外),所以作為輔祭的我也自然地和神父一同面向祭台。
那台彌撒其實也有好些教友一起參與,當中有人沒有參與過拉丁文的彌撒。筆者在起初還有點擔心他們跟得上與否。但到了後來,由於筆者的方向只是望著神父及祭台,基本上全副精神都是在祭台,沒有被其他的事情分心。到了神父派聖體之時,筆者才記起有其他教友在一起。這時才發現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彌撒聖祭當中,真的能夠「主動參與」這十字架聖祭的重現。
筆者其實也算是個容易分心走意的人,當天這台面朝東方的彌撒卻令筆者非常集中。雖然不少神父也提過面朝東方的彌撒對他們集中在彌撒聖祭中很有幫助,但這台彌撒也令筆者感受到這好處不限於神父,其他禮儀人員也會因禮儀方向而受惠。
另一件事情就是在剛過去的主日彌撒,筆者抱著熟睡的兒子參與彌撒、唱歌。到了聖祭禮的部分,筆者繼續抱著兒子跪下,心中想著這個伏在自己身上重甸甸的兒子就是天主給予的十字架:他是我要背起的責任,也是我救恩的途徑。望著神父,這時神父剛巧俯身,準備成聖聖體。筆者想著,如果我的兒子是我的十字架,那裡在神父背後的這一大群信友,他靈性上的兒女,也就是神父的十字架:他的責任和救恩的途徑。
「神父不是在背向教友,而是帶領著教友走向基督」這句說話在這刻更加明顯,神父在禮儀中就像帶領著羊群的牧人,他走在最前,為羊群開路,為羊群清除障礙,帶領羊群走到草地。他俯身在祭台前,更顯露他在基督前的謙遜。這謙遜讓他更肖似無罪羔羊基督,讓他能夠滿全他的使命。
當然,這些少少的個人反省都只是個人反省,不意圖解釋教會面朝東方舉祭的理據。近年不少學者及教會長上都不斷強調禮儀方向的重要。當中筆者覺得最詳盡的就是英國的真.神儀專家 Father Uwe Michael Lang 所著的《 Turning Towards the Lord》(《轉向上主》)。筆者絕對推介給各位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