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回應前「停一停、諗一諗、祈一祈」

·

近日網上有不同的聲音。大家都完全充分地利用了大家的言論自由,在網上各平台議論。

先是上主日港島區明愛賣物會所發生的事件。當中有自稱是大學工作者的人,引用豐富的知識與學問來剖釋香港天主教區過去港府前世今生的關係;有的則批評主教湯樞機當天大讚林司長時多麼的荒唐、並狠狠地發表其觀點與解釋;有的聲音批評林司長發表時背後兩位神長的笑容,甚至出言說出他們是魔鬼的化身;有的則搬出ABCDE等教理。

後則是這個星期的教廷醜聞、教區主教湯樞機的牧函。先是說湯樞機干涉政治、不再政教分離甚至明顯與政府勾結、搬出教宗方濟各的一句說話作反駁、然後又再回到基本步 -- 大談同性婚姻問題;同樣,又有人會引用聖經、教理與歷史,令討論更激烈。

以上幾項「議題」日前在facebook各群組中引起熱烈討論,個個「議題」的留言多達一百多個,大家各執己見、針鋒相對。筆者只想就這個情況回應一下。

看到這一百個留言,筆者第一個反應是嘆息,想起耶穌的point of view,心想:「耶穌,若你看到這一百個留言,你會怎樣、有何感受?」站在祂的角度 – 也就是甘願受委屈、任人侮辱的那位 – 祂必定不願看到祂的羊群互相責罵、以不當之言「互插」對方, 這絕不是愛德之行為,也是我們的罪過,我們有份令祂的聖心不停地淌血。

入正題,筆者雖然有個人立場、有自己意見,但筆者在此不站在任何一方,純粹退後一步,分享己見,望各位有份討論的人別先入為主、別判斷筆者我、別判斷教友、別判斷神長與教會,相反,我們先檢查自己:

  1. 我們在撰寫任何文章、回應任何留言前,我們有否為此祈禱,尋求聖神的光照帶領?有否先問問耶穌,我們的回應是否應該、必要,這一切是否耶穌想我們做的?
  2. 我們是本着怎麼樣的心態去寫文章、作回應?是判斷?是批評?是要引起討論?是要引起別人關注?抑或是在「搞分化」?
  3. 我們有否克己祈禱?這行為能稱得上愛德工作、愛德行為嗎?

有朋友告訴筆者,其實都只是討論、運用大家的自論自由,沒有什麼大不了,只要有point有論點就可以。但認真的撫心自問,我們在回應前是真正這樣?還是要向其他人表示「我是對的!請聽我說」,然後再判斷別人?我們的理性討論,是否真的理性?還是自我感覺良好?

筆者告訴自己,要執筆談如此敏感話題絕不是易事,亦知道有可能會反被指這是驕傲的行為、「有口話人無口話自己」,因此筆者隔了多天、要求自己先克己祈禱再執筆。別誤會,筆者並不是要在此誇耀自己,而是想帶出以上幾點,讓大家一起深思。

另外,不知各位讀者有否參與上星期四(11月5日)的平日彌撒,筆者認為當天的讀經與福音,加上神父的講道,能夠讓我們反思以上探討的話題。

**讀經一(我們或生或死,都屬於主。)**恭讀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 14:7-12弟兄們:我們中沒有一人是為自己而生的,也沒有一人是為自己而死的;因為我們或者生,是為主而生,或者死,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生或死,都是屬於主。因為基督死而復生了,正是為作生者和死者的主。你為什麼判斷你的弟兄?或者,你為什麼輕視你的弟兄?我們眾人都要站在天主的審判台前,因為經上記載說:『我指著我自己起誓 ── 上主的誓語:眾膝都要向我跪拜,眾舌都要讚頌天主。』這樣看起來,我們每人都要向天主交自己的賬。──上主的話。 福音(對於一個悔改的罪人,在天堂上也是這樣歡樂。) 恭讀聖路加福音 15:1-10那時候,稅吏及罪人們都來接近耶穌,為聽他講道。法利塞人及經師們竊竊私議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一起吃飯!」耶穌遂對他們設了這個比喻說:「你們中間那個人有一百隻羊,遺失了其中的一隻,而不把這九十九隻丟在荒野,去尋覓那遺失的一隻,直到找著呢?待找著了,就歡天喜地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回到家中,請他的友好及鄰人來,對他們說:你們與我一同歡樂吧!因為我那隻遺失了的羊,又找到了。我告訴你們:同樣,因為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歡樂,而且比對那九十九個無須悔改的義人的歡樂更大。「或者一個婦女,有十個銀幣,若遺失了一個,那有不點上燈,打掃房屋,細心尋找,直到找到呢?待找到了,她就請朋友及鄰人來說:你們與我一同歡樂吧!因為我失去的那個銀幣又找到了。我告訴你們:對於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主的使者前,也是這樣歡樂。」──上主的話。

兩篇經文(特別是福音)相信都大家都耳熟能詳,不過筆者想分享一下一位神父的講道。該神父提醒:「我們人類沒有資格去判斷。」那些法利塞人為何大膽地判斷耶穌,指他接待罪人,經常到處「執死雞」、找耶穌的錯處?除了因為妒忌、驕傲外,同時是他們因為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遵守了法律,便自以為有資格去判斷。

然而,有很多人都會認為其他人(特別是那些引經句典、引用教理的人)就是法利塞人。但同樣退一步看看,我們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可能變成法利塞人,全因我們是罪人、我們並不完美。我們要透過 簡單真誠(sincere)的祈禱、 與主交談,在 默觀禱告 中看清天主的旨意,才不會變成法利塞人。

各位弟兄姊妹,筆者在此重申,撰這文並不是要反駁或批評任何人,純粹嘗試以另一角度分享想法,帶出可思考空間;適當的討論是應該的,但 最大前提是要謙抑自下、先祈禱克己,然後再執筆,而 不是為反而反、為鬧而鬧。最重要的是,我們都需要在禱告中,依賴着天主的恩寵,去思考正確、公義的事。

所以,讓我們也試試在回應前「停一停、諗一諗」,最重要是「祈一祈」,以尋求祂的意思。於禱告中共勉之!

*筆者按本文稍作更改,並投稿至澳門《號角報》;更新版本詳見 刊登版本(請按連結)。

分類: 社會

相關文章

[最新消息] 湯漢樞機有關即將舉行的2015年區議會一般選舉及日後各級選舉之呼籲 + 更新
除了在普世教會層面方面,信友都應該關注在教區及自己社區於家 …
一起捍衛我們的十字牌牛奶
早一個星期前十字牌牛奶頻頻「出事」,令筆者感到十分憤怒,又或 …
抉擇
近日聽到一位前輩分享,她與筆者分享了一篇多年前內地高考滿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