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udence今天(10月26日)早上看了日課的誦讀,以當中的讀經與教父書信作默想,獲益良多,因此想與各位讀者分享。以下亦只是小女子的一些愚見,可能獻醜但也值得分享。
有位神父曾經對Prudence說過,日課中是一個寶庫,即使只是平信徒、即使我們並不是獻身修道,也鼓勵一看,以這些教會的珍寶來歌頌讚美天主。
誦讀一 恭讀智慧篇 1,16-2,1.10-25 惡人心存荒謬思想、反對義人不義的人因自己的言行自招死亡,與死亡相愛相戀,結立盟約,實堪作死亡的伴侶。惡人胡思亂想自語說:「我們要壓迫窮苦的義人,不必顧惜寡婦,連白髮年高的老人也不必敬重。我們的勢力就是正義的法律,因為軟弱只呈現自己無用。我們要陷害義人,因為他太令我們討厭:反對我們的行為,指責我們違犯法律,控訴我們品行不檢,自誇認識天主,自稱是上主的僕人,自充我們思想的裁判員,我們看見他,就覺得討厭;因為他的生活與眾不同,他的行徑與人兩樣。他竟將我們視為雜種,遠避我們的行徑,像遠避不潔之物;聲言義人有幸福的結局,而且自誇有天主為父。我們且看他的話是否屬實,看他究竟有什麼結局。因為如果義人是天主的兒子,天主一定要幫助他,拯救他脫離敵人的手。來罷!我們用恥辱和酷刑考驗他,查看他是否溫良,考驗他是否忍耐。我們判他受可恥的死刑,看他是否蒙受眷顧,如同他所說的一樣。」他們這樣思想,真是荒謬,因為邪惡使他們喪失了理智,不明瞭天主的奧理,不希望聖德的酬報,也不賞識無罪靈魂的獎賞。其實天主造了人,原是不死不滅的,使他成為自己本性的肖像;但因魔鬼的嫉妒,死亡才進入了世界;只有與他結緣的人,纔經歷死亡。

不知各位讀者在細閱這段智慧篇時,會否覺得經中所說的情況十分常見。Prudence在特別讀到中間部分 – 我們 要陷害義人,因為他太令我們討厭:反對我們的行為,指責我們違犯法律,控訴我們品行不檢,自誇認識天主,自稱是上主的僕人,自充我們思想的裁判員,我們看見他,就覺得討厭;因為他的生活與眾不同,他的行徑與人兩樣 -- 特別感觸良多。為何?筆者算是一名「鍵盤戰士」,不時都會看看高登仔與網民在各處的留言,看得多就令人特別心痛,因為在他們眼中,的確以上述經文的想法看待我們,覺得我們相信基督的人是「與別不同」、「高人一等」;不過,我們卻知道,我們視他們為近人,全因我們重視世上每一個靈魂。
引用Prudence曾在一文中說過,我們其實在每日生活中,都會遇到不少無知的人(我們別判斷,這裡的「人」也要包括自己在內),而這種無知是對於造物者的無知。他們(或我們教友)對教會內的認識完全不足,但又要逞強「知少少扮代表」,又以為「知少少就知好多」,並到處張揚,既不懂謙卑,同時也讓無知引領我們犯罪。
另外,在經文的末段中亦提醒,我們本來就是完美、因為我們的天主父是完美,天主創世時並沒有創造死亡,人類是不會死亡更不會滅亡,但因為原罪,我們才會受苦、死亡。但同時,藉着祂的聖子基督,我們得到救贖;靠祂的恩寵,我們得到永生。但首要條件是,我們需要度聖善的生活,運用天主賜予的理智,去好好管理與控制魔鬼最愛「下手」的感性;學習謙遜,別像天使Lucifer一樣,因嫉妒與驕傲而喪失永生、失去真正的生命與希望。

====================
誦讀二 選讀聖克勉一世教宗致格林多人書 我們不該違背天主的聖意敬愛的諸位!大家要小心,不要使天主的許多恩惠轉變成我們的永罰!我們要度符合祂的生活,在和睦相處中履行祂所悅納的善事,祂曾說過:「上主之神的明燈,探索五內隱密處。」因此,我們該想天主離我們多麼近!我們的任何思想和言語都不能隱瞞祂。所以,我們總不要違背祂的聖意是應該的。我們寧要反對那些愚昧傲慢、狂言亂語的人,而不要得罪天主。我們該欽崇我們的主耶穌,祂為我們傾流了聖血,我們還要尊敬上司和年長的;要教導青年敬畏天主;要領導婦女行善;教導她們藉言行表現她們潔德的美麗,藉溫良表現她們心靈的純樸;藉緘默寡言、表現她們對口舌的節制;要泛愛眾人,毫無偏私,對敬畏天主的人,一視同仁。你們的子女要接受基督的規律;要他們明瞭謙遜在天主臺前多麼有價值,純潔的愛情多麼有力!敬畏天主的心情多麼聖善,又多麼偉大!它能使那些敬畏天主、行為聖善、心地純潔的人、穩妥地得到救恩。因為天主洞察人的思想和願望,祂的神就在我們內;祂可以隨意撤去祂的神。當我們信基督時,這一切便都得到了證實。因為主親自藉聖神這樣催促我們說:「青年們,請你們前來聆聽!我要教導你們敬畏上主。誰願長壽,生活順遂,就該謹口慎舌,不出惡言;克制唇舌,不可欺詐;躲避罪惡,努力行善;尋求和平,實踐和平。」慈悲而善良的聖父愛顧敬畏祂的人;凡以純潔的心靈投靠祂的人,祂就極慈善而和藹地賜以各種恩惠。因此我們不可口是心非,也不要懷疑天主的殊恩異寵。
====================
而誦讀二則選自教宗聖格來孟多一世(國語譯聖克勉,同是St Clement)的書信,內容同樣豐富,幾乎每一句都有極大深意,用作默想最好不過。該書信講及天主的旨意,是每人一生中的一大課題,但Prudence在此想著重其中一句:不要使天主的許多恩惠轉變成我們的永罰。

依Prudence之愚見,Prudence認為此話是指我們不要將天主的恩寵看成理所當然,然後便愛理不理。當然,天主的仁慈超出人類的想像,祂給予我們無限的恩寵,但我們同樣不要因為祂把恩寵送給我們,我們就不再向祂祈求。相反,我們要不停地向祂求更多,天主很希望我們向祂求更多的恩寵。
記得一位神父在最近的一次講道中說:「我們求,天主會給予。但我們也要求得當!」何謂求得(適)當,就是求一些能令我們更接近祂、更信靠祂的恩寵,而非求祂給我們「有車有樓有朋友」。我們求,要祈求祂給我們勇氣、毅力、堅定的心,並提示我們在生活中時常活在祂的臨在、在日常生活中接近天主。亦求祂增加我們的信德與望德,好讓我們能事事依靠祂、對祂的安排存信心,並按祂的旨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