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筆者介紹過 CCWatershed 的其中一位作者 Andrew Leung,他來自香港,現在於美國工作,是位教會音樂家。以下是他早前的一篇文章( 原文)。
Andrew Leung 這篇文章刊於今年的6月4日,即基督聖體聖血瞻禮。由於筆者近日頗為繁忙,故很不好意思地過了這篇文章最好的時機,但內容對每台彌撒也是同樣的合適的。希望大家能夠藉這篇文章有一個反思領聖體的靈修。筆者的 重點 及[評論]。
兩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談及 最佳領聖體的方法。當時我沒有談及姿勢的神學意義,故此今天,就在基督聖體聖血節的慶日﹝羅馬禮特殊形式﹞,我想作少許跟進。
我在看一本書,是Guido Marini 蒙席近期所著的《 教宗司禮長禮儀論集》。[筆者 之前提過 這本書了,大家買了看了沒有?] 在這本書中,Marini 蒙席分享了他對神聖靜默、禮儀音樂、聖體、教宗的祭衣、以及其他很多題目的反省。他在聖體的章節中,簡短地寫了教會如何開始了跪著口領聖體的歷史。這種領聖體的方法有 兩重的動機:
- 以一切方法避免聖體的碎屑掉下
- 並加強信友對聖體聖事中基督真實臨在的敬禮
聖多瑪斯在其著作《神學大全》中確認,只有被祝聖的神父才能合適地觸摸基督的身體。神父的手正正是為了這個原因被祝聖。因此,出於對聖體的崇敬,其他人不應該觸摸我們主的聖體。
蒙席繼續談到領聖體這個神聖時刻的應有姿勢,他說「跪下代表並加強在領受聖體內基督前所需要的朝拜」我們應以最大的尊敬走近上主,並在領聖體時朝拜祂。
由2008年聖體瞻禮開始, 教宗本篤十六世開始了只送聖體給跪著口領聖體的教友[大家想想這有甚麼好處。]。如果你打算在即將的主日參與新禮的聖體瞻禮,考慮使用一下這個有著多個世紀傳統,並傳給我們的這個領聖體的方法。教會在 2012 年清楚地解釋了 這種領聖體方法是合法的。並且就如教宗方濟各對 Sarah 樞機﹝聖禮部部長﹞的期望一樣,讓我們繼續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禮儀觀![筆者也打算在不久的將來跟大家分享 Cardinal Sarah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