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家庭

內外對話:一家之主竟然是聖若瑟?!
內:嘿嘿嘿,很久以前聽過一個有關聖家的笑話。 外:說來聽聽吧。 內:你覺唔覺得「聖家」好畸型,是一個怪怪的家庭?
母親的微笑,是「贏在起跑線」的關鍵?!
在網上看到一個韓國電視節目,其中有一個環節,讓媽媽和孩子被中間的「視覺懸崖」分隔著,天各一方,看看孩子面對著開心笑的媽媽,和木無表情的黑面媽媽的反應。孩子在那個情況可以無視眼前的障礙,克服恐懼,勇往直前呢?
子女行為失態又關我事?
上篇 談及母親如何未能欣賞小孩的心意,更不自覺地傷害孩子。很多時成人不能明瞭孩子的心思。不知道是大人太高深,還是孩子太單純?有時孩子就是單純的盡力希望為家庭作點貢獻,也會落得被罵被責怪的下場。在感情上,屢戰屢敗的還會屢敗屢戰嗎?事實是,在情感上得不到滿足和安全感的人們,愈是會斤斤計較,和對別人的「眉頭眼額」所微微表現出來的情緒,異常地敏感。孩子的思念如果往往沒人關顧理解,他亦自然不懂得如何去化解不安的情緒。 這些情感上的傷害必定會在生命中留下傷痕,日積愈累成為一些難以痊癒的內傷。這有可能會在其品行方面反映出來: 如無理地發脾氣、自殘、哭、尖叫、坐立不安、身體無故的痛楚、尿床、肚瀉和暈眩等,不單影響到其自身與照顧者當下的生活,日積月累也大大牽動其性格發展,學習態度,社交能力,愛情觀等各方面,大大影響未來的生活。
父母的盲點:原來是自己在誰傷害孩子?!
早陣子的一篇 文章 講及小兒到沙灘的經驗和反思,自覺學習了不少新的東西和可行性,也輾轉勾起了自己藏在心裡多年的傷痛,是時候寫出來,好好梳理後,坦然面對,自己也從新出發,希望當個懂得尊重孩子位格,細心的醒目媽媽。(後按:多年後以文字記錄,心還是戚戚然,是筆者太「玻璃心」嗎?)剛好這陣子愈來愈多朋友關心學生情緒抗逆問題(實情是:成人也常壓力爆煲),其實有沒有想過部份壓力是源於家長嗎?來分享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故事。
內外對話:「睇下我老婆幾月巴…」
外:今天忍唔住,爆左個朋友仔一下…… 內:做乜? 外:佢攞左張相,係佢老婆同兩個仔女,同我話:「睇下我老婆幾肥…」。 內:=.=衰人。
藝人Selina(任家萱)與張承中離婚有感
Selina(任家萱)與張承中二人突然於社交媒體各自宣佈結束5年婚姻,令唔少人士錯愕並感到可惜。看看他們的自白(原文: Selina + 張承中),筆者作為旁觀者,也希望在此分享一點感受吧。本文無意作任何批評或當任何的判斷,只是一點點的感受。說到底筆者也不認識兩位,他們的感情事當然沒有資格談論,再者,他們大概亦非教友(純猜測),也沒有守教會法律的義務。只是看到他們二人對婚姻的感受,不就是社會很多夫婦在婚姻關係緊張時的心聲嗎?
[文章分享]訪問桑普爾總主教 (3) - 世界主教會議及家庭議題
上文 中,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教區總主教 (Archbishop Alexander Sample)在跟Catholic World Report 的 訪問 中談到了聖樂及禮儀的問題。接下來, CWR 將繼續訪問總主教有關去年家庭 主教會議。 CWR: 去年,你邀請天主教徒為十月舉行的世界主教會議的成功唸玫瑰經及慈悲串經祈禱。你對這兩次有關家庭的世界主教會議的強項和弱項有甚麼想法? 總主教: 我只能以一個外圍觀察者而非參加者去作評語。我所知道有關這會議的事都來自媒體及和其他主教的言談交流。我會等待教宗預計在三月頒布的會議最終文件才會有我自己的最終意見。 話雖如此,有兩件事情令我失望。首先是太多媒體的注意力都放在有關離婚後民事再婚者的共融[即領聖體]問題,以及同性戀傾向和同性民事結合的問題。這都分散了世界主教會議真正的焦點,就是如何在現今社會及教會中支持家庭生活。
內外對話:等著你回來「接力」?
內:你放心吧! 有我在照顧孩子。 外:我完成後會盡快趕回來。 內:慢慢來。最緊要注意路面安全吖,不用急。
聖路易及澤莉馬丁(Louis and Zélie Martin)-被冊封為聖人的夫婦
一星期多前,2015年10月18日星期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冊封4位新聖人,包括聖女小德蘭(St. Teresa of Lisieux)的雙親路易.馬丁(Louis Martin) (1823-1894) 和澤莉.馬丁(Zélie Guerin) (1831-1877) ,以及維琴佐.格羅西(Vicenzo Grossi)神父和無玷始胎聖母的瑪利亞(Maria dell’Immacolata Concezione)修女。相關的中文報導可參考 梵蒂岡電台。 路易及澤莉.馬丁夫婦(Louis & Zélie Martin)相識以前都曾希望進入隱修院,但天主的旨意引領他們成為各自成為鐘錶匠和蕾絲工藝師。他們婚後生了9名子女,但只有5名平安長大,當中包括聖女小德蘭(St. Teresa of Lisieux)。
戀愛=起點?婚姻=終點? (又一發人深省的夫妻對話 ?)
明天在香港是重陽節假期,又來與大家分享一個筆者與外子的改編真實對白(八個多月前了),希望大家輕鬆之餘也有點生活的反省。 筆:霍金 (Stephen Hawking) 學術係唔係好勁架? 外:是的。他的理論是關於量子物理學(quantum physics)和宇宙物理學(cosmic physics)。是廿一世紀物理學界的其中一個重要學者。 筆:那些理論對我來說太難啦。(馬上企圖終斷此學術話題,以防外子嘗試對我解釋其理論!) (奸笑!) 外:那為何突然提起他? 筆:剛剛看了霍金:愛的方程式(The Theory of Everything)那電影的宣傳預告片,就是拍得太唯美吧,很想去看喔! 外:我全無興趣呢。不論在戀愛、家庭或婚姻角度來看,霍金是一個衰人,不折不扣的自私精。 筆:係咩??!!! 套戲 D 取景很美麗,也很唯美吧。看來是一個就是排除很多很多困難而在一起超浪漫的故事呢。 外:咁不如你google(搜尋)下現實是什麼的一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