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讀經反省

[主日講道]張心銳神父——天主的慷慨
早一個星期,筆者參與慈幼會張心銳神父的主日彌撒。張神父的講道非常有意思,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當天的福音是耶穌的天國比喻,家主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邀請人到他的葡萄園工作: 天國好像一個家主,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僱工人。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裡去了。約在第三時辰,又出去,看見另有些人在街上閒立著,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 凡照公義該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就去了。約在第六和第九時辰,他又出去,也照樣做了。約在第十一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裏,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站在這裏整天閒著?他們對他說: 因為沒有人僱我們。他給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 到了晚上, 葡萄園的主人對他的管事人說:你叫他們來,分給他們工資,由最後的開始,直到最先的。那些約在第十一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個「德納」。那些最先僱的前來,心想自己必會多領,但他們也只領了一個「德納」。他們一領了,就抱怨家主,說:這些最後僱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與我們這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 他答覆其中的一個說:朋友! 我並沒有虧負你,你不是和我議定了一個「德納」嗎?拿你的走吧! 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 或是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這樣,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將成為最後的。 」(瑪竇福音 20:1-16)
主顯節神父講道分享
1月6日是主顯節,東方三賢士來朝拜耶穌,並曾詢問黑落德王新降生的君王在哪裡。黑落德王感到害怕憤怒,但仍仔細詢問三賢士並叫三賢士找到耶穌後要回去告訴他,好讓他也去朝拜耶穌。最後三賢士跟著天上的星找到耶穌所在,朝拜衪後在夢中得到天使的指示不要回去黑落德那裡,並用另外一條路回家。這段福音我們都應該非常熟悉。 神父講道說到,很多聖人的確會像三位賢士那樣,因為全心全意地追求天主而天真和單純,就像三位賢士竟然會問黑落德新生的君王在哪裡一樣。很多聖人會看到每一個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即使那些是十惡不赦的罪人。 相反我們,總是先看到別人的缺點和罪惡,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說別人的壞話,甚至輕易地判斷一個人是一個「完全沒救」的罪人、壞人。
耶穌聖名--不可妄呼上主你天主的名
滿了八天,孩子應受割損,遂給衪起名叫耶穌,這是衪降孕母胎前,由天使所起的。(路加福音 2:21) 早前《樂山樂水》分享了將臨期的 O Antiphon中提到有關耶穌的不同稱呼。而筆者在日前的耶穌聖名瞻禮彌撒中,神父的講道很有深度,筆者想就耶穌的聖名有點分享。 的確,我們非常著重耶穌基督的名字,我們每次在禮儀中聽到「耶穌基督」這名字的時候都會點頭致意。
[讀者來函] 講道分享: 基督君王與哀矜
《樂山樂水》編按:以下為讀者「子民」的來函,他分享本主日彌撒的一位神父講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剛過去的主日為基督君王節,小妹當天不用上班,感恩能在日間參與主日彌撒。在這個大慶日巧合地遇見一位很久沒見的神父,並參與了他主持的彌撒,從中獲益良多,以筆盡量記下講道內容,小妹希望在此與各位分享。
2015年世界主教會議 (5) - 教宗於閉幕彌撒的講道
第十四屆世界主教會議,以家庭在現今世界的聖召為重點,已在剛過去的主日結束。以下是教宗方濟各於10月25日,第十四屆世界主教會議閉幕彌撒的講道。 原文在 這裡。 第十四屆世界主教會議閉幕彌撒 2015年10月25日常年期第30主日 [讀經一:耶肋米亞先知書31:7-9答唱詠:聖詠126:1-2. 2-3. 4-5. 6讀經二:希伯來人書5:1-6福音:馬爾谷福音10:46-52] 今個主日的三篇讀經給我們顯示了在耶穌身上確實地啟示出來的天主的憐憫、祂的父性。
誦讀隨想: 別把天主恩寵看作理所當然
Prudence今天(10月26日)早上看了日課的誦讀,以當中的讀經與教父書信作默想,獲益良多,因此想與各位讀者分享。以下亦只是小女子的一些愚見,可能獻醜但也值得分享。 有位神父曾經對Prudence說過,日課中是一個寶庫,即使只是平信徒、即使我們並不是獻身修道,也鼓勵一看,以這些教會的珍寶來歌頌讚美天主。
卑微而偉大的瑪利亞
若望福音2:3-4 酒缺了,耶穌的母親向他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甚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 路加福音8:20-21 有人告訴他(耶穌)說︰「你的母親和你的兄弟站在外邊,願意見你。」他卻回答他們說︰「聽了天主的話而實行的,才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 很多信友讀到這兩段福音的時候,或許都有類似的感覺︰為甚麼耶穌對他的母親好像不太禮貌呢?或有人會以此作為理據,認為瑪利亞不應有「聖母」的地位。其實,這兩段福音並沒有貶抑聖母,卻顯示了她的地位和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