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聖禮部長薩拉樞機於特敬聖伯多祿聖保祿彌撒講道辭

·

在等候 Sacra Liturgia 2016 官方公佈薩拉樞機的開幕致辭的時候,我們不妨讀讀樞機在那天共祭彌撒的講道。 原文 刊於 Sacra Liturgia 2016 面書。我的 重點 及[筆記]。沒有[筆記]的 足本譯文


薩拉樞機 (Cardinal Rober Sarah) 聖禮部部長 (Prefect of the Congregation for Divine Worship And Discipline of the Sacraments)

講道辭 特敬聖伯多祿聖保祿彌撒 倫敦 — 2016年7月6日

CardinalSarah_SacraLiturgia2016.JPG

「耶穌即刻催迫門徒上船,在他以先到對岸去;這其間,他遣散了群眾。耶穌遣散了群眾以後,便私自上山祈禱去了。」[瑪竇福音 14:22-23a] 耶穌和門徒分開的時間就是他將自己專心投入祈禱的時間。門徒發現他們自己深入湖中,而在跟耶穌分別之外,他們還要面對著在怒海逆暴風中獨自掙扎求存的壓力。他們在日間時已啟程,但他們到了夜間還在水中,事實上,這是「夜間四更時分」。

這是人類共有的經驗,就是我們經常在生命中都有些時刻,感到耶穌看來跟我們很遠,而困難及苦痛的狂風大浪不斷地由四方八面衝擊我們。 事實上,這是教會在歷史浪濤及每一個嘗試在掙扎及艱苦前行的信友生命的描繪。當這困難大得我們感覺不到天主的臨在,恐懼擴大,陰影驅之不散,生命的風暴變得更加嚇人。

然而,就是在這些時刻我們主就顯現他自己。「夜間四更時分,耶穌步行海上,朝著他們走來。」耶穌會來其實不令人驚奇,因為事實上祂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他的門徒。令人驚奇的是祂出現的方法——步行海上。 耶穌來的時候正正就在腳踏那快要弄翻船隻並快要殺死他們的海浪。 這樣做,耶穌給他們顯示祂甚至是海和風的主。單單是祂在船上現身就令海平靜下來。

「放心!是我。不必害怕!」以這些說話使祂的門徒知道祂現身了,我們的主給他們一個選擇:注視著風暴或注視著祂。祂不單單給他們說:「不必害怕!」但祂說:「是我。不必害怕!」在這話中,如果他們注意著祂,他們就不會害怕。如果他們經驗到祂的臨在,他們的恐懼就會消散。這些字:「是我」[It is I] 幫助我們記得在以色列人受苦的時候,天主給梅瑟顯現自己時說「我是自有者」[I AM。 我就是我]。 「是我」這幾個字也是我們所有問題的答案。事實上,是耶穌!就是他使囚犯獲得自由,是他餵養饑餓的人,治好痳瘋病人,使盲者重見光明,使失聰者聽到;是祂平息海洋,是祂復活死人。

CardinalSarah_SacraLiturgia2016_Consecration

門徒中的一個,伯多祿,接受了上主的邀請去注目祂而不是注目風暴。「主!如果是你,就叫我在水面上步行到你那裏罷!」透過注目上主,伯多祿的恐懼消散了並充滿勇氣,他走在水上,無視著風暴。 伯多祿在水上地走向耶穌正正在考驗著他的注意力是否在正確的方向。 但當他感到強風時;當他聽到強風怒吼並當他感到圍著他的浪變得越來越大時,他的目光由耶穌身上轉到這些風浪上。伯多祿的注意力移回去風浪當中。一當他這樣做時,伯多祿,一如他的名字,開始像磐石般沉入水中。 伯多祿的難處給了我們靈修生活一堂重要的課堂:唯獨專注於基督才能使我們在生命的風暴及挑戰中浮起來。 伯多祿沒有立時學到了這回事,但他最終也是學到了的。在多年後他回憶起這件事時,他寫說:「將你們的一切掛慮都託給他,因為他必關照你們。」(伯多祿前書 5:7)。耶穌希望成為我們的平安、我們力量、和生命種種困難的答案。[當困難出現時,人的本性就要注視著該困難。但耶穌卻邀請我們注目著祂,以超性的方法去面對困難。這需要不停的練習祈禱才能做到。對,祈禱不是本能,是要我們不斷練習才能做得好。]

「放心!是我。不必害怕!」透過時間的流逝,我們的主也擴闊我們每一個人的選擇:我們要不專注於我們生命中的風暴,或我們專注於主。 如果我們專注於風暴,我們只會生活在越加沉重的恐懼中。但是如我們專注於上主,我們就越活在信心和信任當中。[樞機最新的書就叫做「God or Nothing」。要不天主,要不甚麼也沒有。] 在天主不在的時候,恐懼和焦慮越加嚴重而黑暗不斷籠罩著。但在尋找並存留在現身的上主中,那就有勇氣並能因祂的恩寵而確保得到的勝利。在這光照下, Thomas a Kempis 在《師主篇》(The Imitation of Christ) 重申著我們跟耶穌個人關係的重要:「當耶穌來近了,一切都安好而沒有困難事。當祂不在時,所有事都困難。如果你們追求祂以外的任何事,是多麼愚蠢及白費氣力!這不是比失去整個世界更大的損失嗎? 沒有耶穌,這個世界能給你甚麼?如果耶穌跟你在一起,沒有敵人能夠傷害你。

MassCardinalSarah_concelebrants.JPG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專注於耶穌?

我們可以透過祈禱注視著耶穌。因為在祈禱,就天主說話而我們留心聽著祂的旨意。

在福音的開始,耶穌開始給我們這個專心注祈禱的例子。聖瑪竇告訴我們耶穌獨自上山去祈禱。同樣地,其他的福音章節也描繪耶穌經常獨自離群去祈禱。祂揭視給我們天主是三位一體的,一個父子聖神之間的共融。 將耶穌將祂和父的共融活出來,尤其是透過祈禱。最美麗的事就是我們被召叫進入跟天主的親密共融。「願他們在我們內合而為一,就如你在我內,我在你內。」(若望福音 17:21)我們被召叫去和耶穌一同享受祂和父之間的親密。 當然,祈禱可以是困難的事,因為它需要堅持及努力。[祈禱不像吃飯,不是本能。祈禱是超性的事物,它帶領我們走近耶穌,需要我們刻意努力去做才做得好。] 但這習慣能夠轉化我們的生命。 我們祈禱越多,我們越明白天主的旨意,我們就越愛祂並越能注視著他。 因為事實上,祈禱將我們的心目保持在耶穌上,使祂的恩寵能帶我們安全地通過生命的風暴。 只要我們有強健的祈禱生活,風浪能湧現而由四周拍打我們,但耶穌仍會使我們安全。 讓我們記住這事,繼續這感恩祭,這是祈禱的最高形式,也是我們生活的真正核心。 我們的主真實地,包括祂的身體寶血靈魂天主性,臨現在這聖體聖事內。當我們仰望著聖體中的耶穌,當我們跪著以愛和虔誠朝拜及領受祂,我們就是在做伯多祿踏出船隻時做的事:凝視著主耶穌基督,祂的愛和恩寵能在命的風暴中給我們穩定及支援。

分類: 禮儀

相關文章

《歷任教宗》九周年的一點反思
九年前,2007年7月7日,教宗本篤十六世頒布了《歷任教宗》 …
《執行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禮儀改革》--聖禮部長 Robert SARAH 樞機
上一篇文,筆者翻譯了聖禮部長 Sarah …
《心默之動》-- 禮儀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 樞機
《樂山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