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公教報報導了一份2014年的 新教友延續培育調查。簡略列出一些重點:
九成新教友有閱讀聖經,其中四成是在主日彌撒中。
只有四成新教友每主日參與彌撒,三成多數參與,超過一成間中參與。3%甚少參與主日彌撒。
超過八成新教友稱有按照聖經及福音精神生活。一成新教友稱很少考慮聖經及福音教訓,或多認同傳媒及般社會的價值觀。
有關於以上問題,筆者抽取了文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圖表讓大家看,首先是釋奧期﹝即復活節開始,到聖神降臨節左右,約七個星期﹞ 彌撒出席率:,第二張是倫理生活。
彌撒出席率 #
……
其實這是甚麼回事?只有 不足一半的新教友每主日參與彌撒?!
老實說,筆者可不太關心新教友有沒有參加善會,畢竟,沒有堂區能夠處理二千多名教友都參加善會,神父開會都開死了;而更重要的是,新教友 永遠應先將自己的家庭放在善會之前。
參與彌撒則完全是另一個問題。十誡的第三誡是甚麼? 守瞻禮主日。重覆一次: 守瞻禮主日。
有一半教友在成為教友的兩個月內已經失守,而在總數1189 人中,有約20% 新教友只是間中或甚少參與主日彌撒。我們先要問自己、堂區、以及其他舊教友一個問題:首先我們有沒有以身作則每周望彌撒?接著,我們有否清楚表達每一個教友 必須 每主日參與彌撒,而故意不去主日彌撒是大罪而有大罪的靈魂是會下地獄的?
有人會說:但是,天主是仁慈的,祂不會介意人望不望彌撒……
錯! 天主的確是仁慈的,但當天主叫你每主日望彌撒你不去,又和天主叫亞當不要碰禁果他卻吃掉有甚麼分別? 天主是仁慈的,我們犯大罪後如真心痛悔辦告解也會寬赦,但 大罪不會因天主的仁慈而變成可接受的行為。
我可沒有認為這些錯過了主日彌撒的新教友會下地獄,我也真心希望他們或是真有困難去不了彌撒,或已辦妥告解;然而,超過一半受訪新教友1在首兩個月已經缺席主日彌撒是一個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
倫理生活 #
相對於彌撒出席率,有關於倫理生活的圖表並沒有那麼嚇人,在1358總人數中,「只有」大約11% 的受訪者沒有以福音精神為自己生活的價值觀。
當然,就算只有1人沒有考慮以福音精神度生活都嫌太多,但起碼數字上沒有一半這樣嚇人。當然我們要問,這一成人,如果又不去彌撒,又沒有跟從福音精神生活的意願2,那你領洗來幹嗎……?
只是以筆者有限的經驗,筆者就想問:究竟在整個慕道期內,我們有將必要的基督徒倫理都告訴了慕道者嗎,包括: 人工避孕、墮胎、自殺、離婚及再婚、基本社會公義 等等?跟據這份報告,慕道者都不是馬上全部有繼續進修的打算,而考慮到以上提到的都是基督徒 必要認識的倫理問題,筆者希望慕道者能在慕道期內學到這些問題。
小結 #
筆者認為每年的新教友調查都頗有啟發性,尤其這是一面鏡子,讓我們這些「老教友」好好反省一下我們有沒有好好的幫助新教友開展他們的基督徒生活。就如吾主基督親言:「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寬門和大路導入喪亡;但有許多的人從那裏進去。那導入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狹!」(瑪7:13-14)活一個福音精神的生活並不容易,如果我們不好好幫助新教友過他們的超性生命,我們是有禍的3。
我們以後應該如何更好地準備新教友,讓他們在慕道期已經知道主日彌撒的重要性?提醒他們要不斷嘗試活出福音精神?
-
這個問卷調查的受訪者已經是主動回覆問卷,即可以假設是較為活躍的新教友,如果考慮全部新教友,實際主日彌撒出席率是否會更差?
-
我只說「意願」。因為的確每個教友需要長時間努力才可以以福音精神生活,在領洗,有這意願已足夠。筆者相信所有教友只要有意願去配合恩寵,就能將整個生活符合福音精神。
3. 但無論誰,使這些信我的小孩子中的一個跌倒, 倒不如拿一塊驢拉的磨石,繫在他的頸上,沉在海的深處更好。世界因了惡表是有禍的,惡表固然免不了要來,但立惡表的那人是有禍的。(瑪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