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的主日有事出了倫敦一回,回到在倫敦最喜歡的聖堂,就是位於蘇豪區 (Soho) 華威街 (Warwick Street) 的聖母升天及聖額我略堂 (Our Lady of the Assumption & St. Gregory)。 這裏是「個別教長管轄區」 (Personal Ordinate) 核心聖堂。由於他們是由聖公會歸宗羅馬的團體,他們承繼了聖公會傳統中不少優美的音樂。不過今天想分享的卻是另一回事。
講道及分享 #
事源是在今天的彌撒中,有一位來自 金邦尼傳教會 的神父來到,希望各位能支持他們的傳教工作。金邦尼傳教會由聖金邦尼於19世紀中所創立,主要服務的地方有非洲和南美,但亞洲如台灣、菲律賓也有他們的足跡。
神父分享他們的工作,及當地的教會。他說在他工作過的不少南美國家,一個神父要照顧超過十個的團體,一個主日要開四五台彌撒。而使他們真正辛勞的,更是望着赤貧的人而自己都無能唯力。神父分享了一段小故事,就是他在探訪家庭時看到有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在沒有地板的家中走來走去。後來神父四處替她找一對二手鞋。當他將二手鞋送給這位小女孩時,她馬上穿上「新」鞋子,跟媽媽說:「我有一對鞋了!」原來這位小女孩從來都沒有穿過鞋。
神父在講道中卻說,教友最能夠幫助他們的,不是物質的支持,而是一直以來的祈禱。神父說在這些赤貧的地方傳教,每一刻的景象都使人心碎,很多傳教士都經驗一些時刻灰心喪志,被無力感壓碎。然而這位在拯救人靈最前線的傳教士卻說,支持他們在看似絕望中繼續前行的是教友的祈禱。

彌撒後,筆者除了作了少許捐獻,也拿了祈禱咭。這張祈禱咭外面是禱文,內裏也有捐款資料。在和神父交談時,筆者也打開這咭看看;神父馬上說:「不是跟你們說,最重要的是禱文嗎?不用打開了。」筆者便引述當天的福音,說:「今天的福音不就是要我們用不義的錢財,換來永遠的帳幕嗎?」神父馬上大笑,還降福了筆者一家。
為傳教士祈禱禱文 #
筆者將這祈禱咭的禱文翻譯為中文,希望各位能夠在祈禱中記掛着不同地方的傳教士。
眾人之父,你派遣祢的聖子來執行祢的工作,救贖世界。
今天仍有很多人未能聽到祂真理及愛的信息。我們的世界被戰爭與衝突、貧窮及不公義撕裂。
讓將祢聖愛的福音的光照耀世界,好使這世界能成為祢的不同民族及國家的子女都值得享有的家。
求祢降福世界所有的傳教士,使他們的勞苦能夠結出果實。
讓我們,聯同所有的傳教士,能夠分擔全個教會的傳教工作,使祢正義、愛、及和平的國度能夠來到所有的國家及所有人心當中。
以上所求,是因我們的主基督。亞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