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傳
愛爾蘭的聖博德
有朋友年輕時追英國歌手組合,經常讀英國雜誌,所以很早就知道3月17日是聖博德 St Patrick 的慶日。但現代社會的聖博德日都變得世俗化,只把這天當為玩樂的日子而忘記了聖博德是甚麼人。筆者剛剛聽了這個 網上聲音專欄 專欄,也學到一點新東西,想和大家分享。
St Patrick standing on a snake in Purgatory: England, 1451 (London, British Library, MS Royal 17 B XLIII, f 132v)
聖博德其實不是愛爾蘭人。他很大可能出生於公元四世紀末、羅馬治下的大不列顛島。他雖然出身於一個基督徒家庭,然而按他自己在自己的自傳 Confessions中所說,他小時候不是一個十分虔誠的教友。到了博德16 歲的時候被海盜擄走,結果成為奴隸流落到愛爾蘭負責牧羊。
[讀者來函]公教會內的國際戰線
編註:這是一名網友的分享,原文的連結在 這裡。
傳教的重點就是基督福音
很多公教信友都不敢公開自己的信仰,也不願向其他人解釋天主教會的大公信仰。不少人害怕自己的信仰會得罪別人,使他人覺得天主教只有硬生生的教義。他們常說,只要他們行好事,別人就會看到他們的信德。或者更差的情況是,認為只要他人做好事,不信奉天主也能上天堂:這是 Pelagian 的異端,連教宗方濟各也批評的錯誤想法。
對初期教會來說,信友既然因着基督復活的恩寵,充滿了基督徒的喜樂,他們怎能將這喜樂收起來,不分享給人呢? 宗徒大事祿有這樣的記載:
上主的天使向斐理伯說:「起來,往南行,沿著由耶路撒冷下到迦薩的路走,即曠野中的那條路。 」他就起來去了。看,有個厄提約丕雅人,是厄提約丕雅女王甘達刻的有權勢的太監,也是她寶庫的總管;他曾來到耶路撒冷朝聖。他回去的時候,坐在車上誦讀依撒意亞先知。聖神就向斐理伯說:「你上前去, 走近這輛車子!」
斐理伯就跑過去,聽見他誦讀依撒意亞先知, 便說道:「你明白所誦讀的嗎﹖」他答說:「若沒有人指教我,怎麼能夠﹖」 於是,請斐理伯上車與他同坐。他所誦讀的那段經正是:『他如同被牽去宰殺的羊,又像羔羊在剪毛者前緘默,他也同樣不開口。在他屈辱之時,無人為他申辯。誰能描述他的後代呢﹖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被奪去了。 』
太監向斐理伯發言說:「請你說:先知說這話是指誰呢﹖是指自己或是指別人﹖」 斐理伯便開口,從這段經文開始, 給他宣講了耶穌的福音。 他們沿路前行的時候,來到了一個有水的地方,那太監就說:「看,這裏有水; 還有什麼阻擋我受洗呢﹖」 斐理伯答說:「你若全心相信,便可以。」他答說:「我信耶穌基督就是天主子。」 他就命車停住,斐理伯和太監兩人下到水中,斐理伯給他付了洗。
當他們從水中上來的時候,主的神把斐理伯提去,太監就再看不見他了。 他就喜喜歡歡地往前行自己的路。斐理伯卻出現在阿左托,以後經過各城,宣講福音,直到凱撒勒雅。 (宗徒大事錄 8: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