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閒時到墳場學吓嘢

·

筆者昨日買了一本名叫《The Art of Thinking Clearly》(思考的藝術)的書,由一名瑞士作家 Rolf Dobelli 執筆的一部有關社會心理學的書。

書中共 99 篇短文,都是圍繞著人生會遇到各種不同問題而給予的一些意見。書中提出的故事都是老生常談,一點也不新鮮,亦有點老土,部分思考偏誤。但作者卻加入比喻和不少生活案例,令讀者易於掌握。

墳場對中國人來說,都好「唔吉利」,是一個在清明、重陽及親人去世時才會去的地方,雖然作者是外國人「冇呢家嘢」,但也不會「無端白事」走去墳場吧!作為就認為,在墳場反思人生有助自己踏上成功之路。

作者以一名音樂愛好者為例,從小渴望有日夢想成為明星歌手,受盡眾人愛戴。但正當眼前這位明星成功踏上舞台,並作如此的白日夢時,我們都會忘記背後有千千萬萬個失敗者。

他又指,世界上沒有人對失敗的人產生興趣,他們「係生係死」與我們沒大關係,所以我們都不會去發掘這些「死者」的故事。相反,作者就建議我們多到墳場發掘一下這些失敗者的故事,他們背後分分鐘有更多成功者的共通點。

在這裡,作都把人生的路比喻成戰場,把成功的人都比喻存活者,而失敗的人則是死人一個。作者藉此警惕着自己,在人生路上勿高估成功者的光揮成就,這些光輝的「生存者」未必是成功,埋在墳場的「死者」亦不等同失敗。

筆者個人不認同比賽負的一方就等同「死亡」、等同「失敗」,不過的確,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被眼前的繁華事物吸引,令自己發吓白日夢,在夢中莽下判斷、下決定和目標,日後定必後悔。

作者這篇短文令筆者也有同感,閒時到墳場思考一下人生也未嘗是一件壞事,一個人想想日後人生會如何地渡過,亦警惕着自己人生有保鮮期之餘,更有一個不能預計的限期。

雖然現在還未看完,只看了頭幾篇,但已經覺得很豐富,也覺得頗特別,急不及待想與各位分享。雖然作者的理論不是 100% 有根有據,純粹是他的一些自己的見解及想法,但作者始終給予另一種思想空間,讓讀者能以另一種思維去面對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各種難題。

分類: uncategorized

相關文章

天使聖師
由於太忙,昨天(28/01)沒有提到是天使聖師的瞻禮。他是天 …
將臨期第四主日
已進入了將臨期第四周,是準備聖誕節的最後階段。 …
為何通靈板唔掂得?
筆者早陣子從網上看到外國傳媒報道,指受到上月萬聖節上映的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