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graduale-romanum

文章分享:彌撒中的「本有部分」 的音樂
早前我們在 Facebook page 提過,在 Views from the Choir Loft 網誌有位作者 Andrew Leung 是來是香港的。現分享一下他的一篇 文章。原文是英文,筆者自行翻譯做中文,如有修正歡迎指出。 原文其實是 VftCL 的一個系列文章的其中一篇,談論在彌撒中的「本有部分」 (Propers) 的音樂。 先簡單解釋一下,每次彌撒可分為不變的「常用部分」 (Ordinary) 及因禮儀年曆變更的「本有部分」或 (Propers) 。例如致候詞、悔罪經、垂憐經、信經等就是「常用部分」,集禱經、獻禮經、進台詠、領主詠就是「本有部分」。
唱彌撒和在彌撒唱歌
筆者過去的一星期,家中三代同病,忙於照料,故現在才發文一篇。 筆者曾參加過不同的歌詠團,包括堂區的歌詠團,特別彌撒的 ad-hoc 歌詠團。根據筆者個人經驗, 很多歌詠團成員,甚至神職都彌撒中的音樂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他們認為他們要在彌撒中唱歌。 其實不是。 一個好的歌詠團不是在彌撒中唱歌,而是要唱彌撒。
聖詠團角色
筆者曾參與過不同的堂區聖詠團,也參與過不少特殊彌撒的 Ad-hoc 聖詠團。不敢自稱經驗豐富,但也能算是有點體會。 很多時聖詠團都視自己的角色是彌撒或禮儀中唱歌,故此他們要負責選曲、事前練歌及綵排、在禮儀中帶領教友唱歌等等。筆者也一直都有這樣的想法,直至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