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社會

為何通靈板唔掂得?
筆者早陣子從網上看到外國傳媒報道,指受到上月萬聖節上映的電影《Ouija》影響,令玩具通靈板大賣;一名愛爾蘭神父則警告切勿購買這類通靈板送禮;筆者今日想分享這位神父的解釋,並說說這個既恐怖又邪惡的話題:通靈板。 今年10月外國上映一部與通靈板有關的電影,令模仿戲中的通靈板玩具銷量激增三倍,成為今年熱門的聖誕禮物。不過愛爾蘭一名神父呼籲,切勿買這類通靈板作聖誕禮物。 有西洋碟仙之稱的通靈板(Ouija),與碟仙或銀仙相若,都是招魂的工具。 《愛爾蘭獨立報》 報道,一名來自都柏林一名鑽研神秘學,並擁有驅魔資格的天主教神父警告,若玩真正的通靈板是件十分恐怖的事。
寫於陳樞機自首之前夕
筆者知道部分讀者未必很關心政治,關心的也未必支持公民抗命,支持的也可能不贊同現在的佔領運動。然而無論各人的立場如何,事實就是, 陳樞機 已準備好明天(12月3日)去自首。 筆者第一個聯想到的是聖若望福音對於耶穌苦難的敘述。先旨聲明,筆者絕對不同意將耶穌化為一個單純為窮人發聲,以改變社會為目標,最後卻失敗而被當權者殺害的革命者。這種以廿一世紀眼光看回公元初世紀的觀點是很膚淺的:因為這種看法首先將耶穌的超性的工作忽視了,也忘記了耶穌的十字架是他的勝利而非失敗1。然而筆者看到聖若望筆下的耶穌及今日的陳樞機的相同處,就是他們是在不公義的制度下,刻意地以一名無罪的公義代言人,審判這個不公義的世界。 當然耶穌的受難史應該由他和門徒的逾越節晚餐開始,然而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一幕,來自 J.S. Bach 的《聖若望受難曲》的開頭,就是如下:
魔鬼在細節 - 傳媒又一次扭曲教宗
Plain wrong.
續論另一篇「信住先!」的文章
同性戀行為道德上錯誤,是因為它違反了性在人性中的目標。而同性戀傾向,像所有其他人性的軟弱一樣,本身並非道德錯誤,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應該鼓勵。其中一個例子是,我們包容有酗酒傾向的人,是應該幫助他們擺脫這傾向,還是讓他們醉酒駕駛。 有關於同性戀問題,最近 Ignatius Press 出版了一本有關同性戀運動近代史的書《Making Gay Okay》,作者 Robert Reilly 只取用倫理道德及法律的原則,解釋同性戀運動在近年在美國社會如何破壞家庭及社會制度。Reilly 不利用天主教教理是因為 1.) 證明同性戀性行為及其推廣是道德上錯誤,這是所有信仰的人都合用的,及 2.) 同性戀性行為的錯誤是 pre-religious 的,就是宗教前問題,不需要神律,只需用自然律則可解答。 如果大家有留意, 天亞社中文網 一向取態左傾,著重主流社會意見多於教理及教會傳統。近日刊登了一篇作者自稱是「香港一位天主教徒」,名為「雷孟」的 文章。這一篇同樣是要我們對同性戀運動取採「信住先!」的態度。
「雨傘運動」及基督徒(2) -- 法律、良心、道德及公民抗命的原則問題
上回 講到,我們無法就單純「犯法」去判斷對錯,最起碼我們需要知道「犯法」的內容,因為「犯法」是法律上的問題,而「對與錯」是道德上的問題。尤其是作為基督徒,我們要知道人的法律有可能出錯,而我們的最重要的目標是守天主的法律。
「雨傘運動」及基督徒(1) -- 守法原則問題
香港近日的「雨傘運動」引起全民關注,甚至不少外國傳媒甚至戰地記者也來到取材。自然間,同時這也引起一系列道德、法律、以及良心問題,基督徒的觀點應該如何?有關於社會公義的文章已經有很多,筆者不打算在這篇文中討論,反而筆者希望在這裡先討論一下,個人良心在考慮道德及法律問題時的角色。 有關良心,七月時警務處長曾偉雄曾發表了一段很有趣的言論:「所謂良心究竟係咩?係好危險的事,因為你的良心我的良心都唔一樣,甚至有人覺得我冇良心,係咪?只要警隊係嚴格依法辦事,就不會出現大家可能擔心的違背良心行為。」曾先生的反問自然沒有答案,就如比拉多問耶穌的「真理是甚麼?」一樣,但基督徒的確需要問這個問題:究竟良心、法律及道德的關係是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