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1月19日- 被政權逼害的兩個聖人
早幾天11月19日看到日曆,比普通日子多了一個聖人紀念,發現很有意思,和大家分享一下。
St. Pontianus ,譯作聖彭謙,是教會第28位教宗。他於公元230年7月21 登教宗之位。聖彭謙教宗要面對不單是羅馬帝國這外患,也要面對教會的內憂。
要記得這個時代背景:這個時候基督信仰仍不是羅馬帝國的國教。另一方面,當時尼西亞大公會議亦未舉行,所以教會對天主聖三、耶穌身份的各種基礎問題還未有好像後來那樣有一套完整成文的訓導。
聖彭謙教宗登位之時,有另一名主教名叫 Hippolytus ﹝希玻里﹞ 已宣稱他才是教宗。有關這些初期教會的第一手史料不多,但有史家記載希玻里主教認為教會對一些罪人過於寬容,以及在信理上和聖彭謙前兩任的教宗有衝突,便有裂教的行為。
11月11日。和平紀念日
1918年11月11日11時,停戰協議生效,終止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事。(大戰要在次年才正式結束)
回復「不」正常?
自2019年12月開始,疫症由中国武漢漫延全球。經濟停頓,學校關門,各學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防疫方向,不少地方的公開彌撒也取消了。很多人都希望回復正常。但是,我們有一個可以回去的「正常」嗎?
早兩前看到美國一名神父 Father John Hollowell 這樣寫道:
人們說:我只想回復正常。
我不想!
我希望多過22%的天主教徒能每周去彌撒。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定期辦告解。
我希望更多人能珍惜他們的公教信仰。
我相信這才是我們要前往的方向
Father Hollowell 點出了一樣很重要的事情: 疫症前的生活,不是一個理想的生活!我們是因為習慣了這個不理想的生活才會覺得這是「正常」。但這不是理想的生活!在這時間,我們要思考的不是「回到正常生活」,而是要思考要「創造一個怎樣的後疫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