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選舉
教宗何時成為教宗
可能有讀者會有疑問,教宗何時成為教宗呢?如果在選舉完畢,宣佈了新教宗,但新教宗在就職彌撒前離世,那他是教宗嗎?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道理,是因為在政權選舉中,例如美國總統,或英國首相在大選中獲勝,並不是馬上成為國家元首。美國總統要於就職典禮中宣誓才能成為總統,而英國首相則要於國王/女王正式任命及邀請他重組政府,才正式成為首相。
Habemus Papam! 我們有教宗了!
教宗選舉的第二天下午中段,西斯汀小堂的煙囪冒白煙,那就代表在四輪的投票後,樞機們選出了普世教會的第二百六十七任教宗。執事樞機宣報新教宗是 普雷沃斯特樞機 (Cardinal Prevost),取名良十四世。
老實說,一直都沒有預期過會出現美國人的教宗。靜下來回想一下剛剛發生的事,以下是筆者對教宗良十四世的初步想法
[圖片故事]教宗選舉2025 - 第一天
第一天的教宗選舉比預期遲了完結,但一如大家所料都是以黑煙作結,未有結果。筆者和大家分享一下幾張直播截圖。
幾句有關教宗選舉的拉丁文
全球的天主教會是一個共融的團體,於教宗的管轄之下。教會傳遍四極,然而拉丁文仍然作為西方教會的官方語言。加上近年因着科技進步,信友們一方面可遊歷各處,或於互聯網接觸到其他地方的天主教會,一個有型可見的共通語言尤其具標誌性。筆者希望和各位分享幾句與教宗選舉的拉丁文。
教宗選舉其實已開始
陳日君樞機提出的問題實在不容忽視:在邊緣地區的年老樞機怎樣能夠準時出席?教宗方濟各正式死亡時間為星期一早上七時三十五分,然而雷樞機決定第一次會議竟然是第二天星期二早上九時。連二十六個小時都不夠,身處羅馬或歐洲的樞機們究竟有多希望將非洲、亞洲、南美洲的聲音關在門外?上網一查各地飛往羅馬最快的航班需時多久:澳洲悉尼要22小時、智利要15小時、日本要差不多15小時。非洲看似很接近歐洲,但由於未必有直航,畿內亞要飛往羅馬可能10個小時。這個是單計航程,還未計算前後的交通、安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