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齋期
值得恢復的傳統——四季齋期
天主教的傳統很喜歡把看似相反的東西放在一起,其中一樣就是「禁食/齋戒」和「慶祝」,英文會稱為 Fast and Feast,就是禁食與吃大餐。例如復活節前有四十日的嚴齋期,但之前的一天又有 Mardi Gras ,就是肥膏星期二﹝聽到也感到有點過份 😋😋😋﹞。聖誕也是一樣,聖誕的慶祝之前有四個星期左右的將臨期,也是守齋祈禱的時間。
聖經對齋戒禁食有不少的記載,單是在新約中已有不少。耶穌強調有些魔鬼是要靠禁食和祈禱才能趕走的:
以後,門徒前來私下對耶穌說:「為什麼我們不能逐出這魔鬼呢?」耶穌對他們說:「由於你們缺少信德;我實在告訴你們:假如你們有像芥子那麼大的信德,你們向這座山說:從這邊移到那邊去! 它必會移過去的;為你們沒有不可能的事。『但這類魔鬼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瑪竇福音17:19-21
除了驅魔外,團體的禁食也有益於信仰的傳播。在宗徒大事錄有這樣的記載:
在安提約基雅教會中,有一些先知和教師, 其中有巴爾納伯和號稱尼革爾的西滿,有基勒乃人路基約,和與分封侯黑落德同乳的瑪納恒,還有掃祿。他們敬禮主和禁食的時候,聖神向他們說:「你們給我選拔出巴爾納伯和掃祿來,去行我叫他們要行的工作。」他們遂禁食祈禱,給他們覆了手,派他們走了。——宗徒大事錄13: 1-3
教會自早期就會在一年四季各有一星期的小齋期——四季齋期 Ember Weeks。它們分別在四旬期的第一週、五旬節後的一週、九月第三週、及將臨期第三主日後的一週。有個有趣的記憶法就是:「Lenty, Penty, Crucy, Lucy」:Lent 就是四旬期、Pentecost 就是五旬節,Crucy是指 Cruxifixion 十字架,因為光榮十字架節是九月十四日,所以之後的一週往往就是秋季齋期,而Lucy就是指 St. Lucia/ St. Lucy 在十二月十三日的瞻禮,所以之後的一週也往往是冬季齋期。
在這四季齋期,教會於星期三、星期五及星期六守齋。很可惜地,四季齋期在梵二後的禮儀改革中不知可故地消失了。而在此之前的教會規律中,四季齋期的週三及週六只需要「守半齋」,意即當天容許一餐有肉類﹝而週五本身就是守齋的日子﹞,所以其實是相當輕鬆的齋期。而四季齋期的重要之處,是為準備晉鐸的人祈禱,而他們多數就會在這四季齋期的星期六晉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