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地」的信仰?聖誕八日慶期之反思

聖誕八日慶期,這段時間並不是每天沉淪吃喝的日子,而是記得天主為了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所行的大事。

筆者今年有幸於澳門參加聖誕子夜彌撒,李斌生主教提到一個重點,我們有否在心中為耶穌預留一個位置。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提醒:我們心中有多少空間給天主?還是我們只停留在物質上的享受?

很多人會說,我們作為人,要「貼地」一點。每次說到信仰都「太離地」,人家怎能跟得上?「太離地」亦讓人覺得沒有人情味,甚至直斥沒有愛德!

猶記得一位神父所說:「若我們不離地,我們便不會接近天主,不會爬上十字架與耶穌基督一起。若我們不離地,我們怎樣升天國?」這位神父說得真對!在我們基督徒的信仰中,「離地」並非「不吃人間煙火」,而是要於現世活出聖德。 繼續閱讀

[讀者來函]聖誕節反省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聖誕節
作者:尋道少年

「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若望福音 1:14)

子夜彌撒中我們聽到路加聖史對我主誕生可見事件的陳述,而日間彌撒則讀到聖史若望對降生奧跡不可見的事理的描述。的確,聖誕節就是為慶祝「聖言成了血肉」這神妙的奧跡。然而,在歡呼的氣氛中,我們是否真正了解這奧跡與我們的關係?

364px-Caravaggio-Nativity(1600)

Nativity with St. Francis and St. Lawrence (by Caravaggio, 1600)

降生聖嬰是可愛的、聖誕裝飾是美麗的、節日氣氛是溫馨的。可是降生與十字架密不可分。嬰孩耶穌與受苦的耶穌是同一位天主聖子,可愛的嬰孩與架上的苦人是同一的天主聖言。這位天主聖言從起初就決定要愛你我愛到底。

且看聖誕彌撒的習慣,神父抱著聖嬰聖像進堂,不久以後卻高舉耶穌的聖體。降生的目的就是主向人宣示、踐行祂的愛。祂的聖言不是空虛的,是有行動的。祂的愛不是說的,是實踐的。這愛的高峰就是十字架。在人類拒絕中,祂伸開被刺透的手把我們擁入懷中,祂敞開聖心將我們進入其內。

繼續閱讀

聖誕前夕反省

在十二月二十四日,我們準備紀念天主聖言第一次的誕生。

熙篤會士聖巴爾納鐸 (St. Bernard of Clairvaux) 說過,天主聖言有三次降世。第一次就是兩千年前在白冷的馬槽中;第二次就是每天在彌撒的祭台上;第三次就是末日光榮地乘雲降來。

耶穌第一次的來臨的時候,「他來到了自己的領域,自己的人卻沒有接受他。」(若望福音 1:11) 基督第二次在彌撒中的來臨時,很多人也沒有準備好妥當便領受祂。聖保祿宗徒如此說:

無論誰,若不相稱地吃主的餅,或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體和主血的罪人。所以人應省察自己,然後才可以吃這餅,喝這杯。因為那吃喝的人,若不分辨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案。(格林多前書 11:27-29)

我們該如何準備自己好好在這聖誕節領受主?

Hugo-van-der-Goes-Mary-and-Joseph-on-the-Way-to-Bethlehem

Portinari Altarpiece (局部) (van der Goes, 1476-78)

繼續閱讀

聖誕快樂!

祝大家聖誕快樂!
願耶穌基督誕生所帶來的平安充滿你們的家庭和團體!

Nativity-Prime-Limbourg-Brothers

The Nativity (from Prime in Tres riches heures by Limbourg Brothers)

圖片出自一本十五世紀的日課經,圖下的開端詞和我們用的是一樣的。


有讀者問開端詞是甚麼,其實就是:

V. Deus in adiutorium meum intende.
R. Domine ad adiuvandum me festina.

Gloria Patri, et Filio, et Spiritui Sancto.
Sicut erat in principio, et nunc, et semper, et in saecula saeculorum. Amen.

領:天主,求你快來救我。
眾:上主,求你速來助我。

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
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及世之世。亞孟。

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聖誕節正確嗎?

在二十世紀中開始,有些學者開始懷疑聖誕的日期是否在12月25日。有好些學者,而接著也有不少神父,都認為耶穌不在12月25日出生,或者有些說12月25日只是羅馬人的無敵太陽神節的日子,而基督徒只是後期才使用了這個節日。

但這些理論都不穩固,也與事實不符。老實說,我們能否完全百份之一百肯定耶穌必然出生在12月25日呢?筆者覺得,我們的確不能在毫無合理疑點的情況下證明耶穌的出生日期就是在12月25日,但在於探討耶穌在出生的日期時,筆者認為我們能夠有的資料其實都能說服我們,耶穌就是出生在12月25日。

AdorationOftheShepherd-Ghirlandaio

牧童朝拜耶穌 (Ghirlandaio, 1483-5)

繼續閱讀

教宗本篤十六世給羅馬教廷的2005年聖誕賀詞 (一)

早前收到讀者的來函鼓勵,《樂山樂水》的幾位筆者都感到十分鼓舞。同時,來信也希望我們能翻譯本篤十六世於2005年的一篇聖誕賀詞

然而筆者卻十分抱歉,因為家庭及工作繁忙,起初打算在聖誕前譯好,變成到現在只譯到一半,令讀者及他的堂區教友失望,實在是筆者的失信。因此,筆者改變了些許計劃,將整段講辭分為兩至三個部分,逐段刊登。

筆者其實也提過這篇賀詞,但一直都沒有翻譯。然而這篇賀詞非常重要,因為在其中,本篤教宗清楚地指出我們該如何理解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就是討論何謂真正的「梵二精神」。筆者願意稍盡綿力,翻譯這篇賀詞。我的重點[筆記]。另外,可在這裡下載足本譯文,沒有我的筆記的。


2005年教宗本篤十六世
向羅馬教廷致聖誕賀詞

可敬的樞機,
各位可敬的主教及神父,
親愛的兄弟姊妹:

PopeBenedictXVI_portrait-NataliaTsarkova

Expergiscere, homo: quia pro te Deus factus est homo" – 「醒來吧,人啊!因為天主為了你而成了人」 (聖奧斯定.講道集.185)。聖誕的慶祝將要來到,羅馬教廷中親愛的合作者,我先以聖奧斯定對理解基督誕辰的真正意義的邀請,去開始跟你們的會面。

我自你們每一個人致以最由衷的致意,而我感謝你們的虔敬及熱情,你們的樞機長 (Cardinal Dean) 都把這些感情告訴了我,我也感謝他。

繼續閱讀

[圖片故事] 劉偉傑神父 @英國

筆者在假期時隨處上網看看各地的聖誕禮儀,在 New Liturgical Movement 發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孔:

LondonOratoryMidnightMass2015_CyrilLaw

London Oratory 2015年聖誕子夜彌撒。劉偉傑神父擔任執事,圖中他在頌唱福音 [圖片: Charles Cole]

圖中頌唱福音的就是澳門教區的劉偉傑神父。筆者祝願他早日學有所成,回來培育澳門及香港的教友及未來司鐸。

LondonOratoryMidnightMass2015Elevation

舉揚聖體。主祭右後方的就是劉偉傑神父。[圖片:Charles Cole]

請到原文那裡看更多圖片。

牧羊人的希望

408px-Caravaggio_-_Adorazione_dei_pastori

Adoration of Shepherds, Carravaggio

牧人們就彼此說:「我們且往白冷去,看看上主報告給我們所發生的事。」他們急忙去了,找到了瑪利亞和若瑟,並那躺在馬在槽中的嬰兒。(路加福音2:15-16)

牧羊人找到了善牧;
卑微的人恭敬自謙自卑的君王;
無權力的人朝拜無力如嬰兒的天主。

繼續閱讀

聖母領報(天使報喜)二

758px-Fra_Angelico_-_The_Annunciation_-_WGA0455

The Annunciation (Fra Angelico, 1432)

前篇
細心的讀者大概亦能察覺到在此畫面的左邊有另一個場景。左邊綠油油的花園內有一對男女,以及一位天使在空中,看似與屋內天使報喜的場景沒有特別的關係。然而,大部分藝術歷史學家相信,左邊正描述創世記中原祖亞當因受了厄娃的教唆吃了禁果後,被逐出伊甸樂園的境象。目的是與屋內瑪利亞答應天主邀請作耶穌的母親作一個強烈的比對。因聖母領報是整個耶穌基督救恩史開始,而原祖的過犯也正是耶穌要拯救世人的原因。 繼續閱讀

聖母領報(天使報喜)一

758px-Fra_Angelico_-_The_Annunciation_-_WGA0455.jpg

The Annunciation (Fra Angelico, 1432)

本星期三 (3月25日)是聖母領報慶日 Feast of the Annunciation就看看一篇相關的文章,讓我們在這四旬期,好好反省自己的生活吧!

聖母領報 (拉丁文Annunciatio)是玫瑰經歡喜一端所默想的事蹟,是有關天使加俾額爾向童貞女瑪利亞宣告她將因聖神懷孕並誕下救主耶穌。這個慶節最先出現在拉丁教會是在第五世紀末教宗 Gelasius 的禮書《Sacramentarium》但這慶節很可能源自五世紀中的厄弗所大公會議﹝第四次大公會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