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童話: 小孩為未來的煩惱

兒:我煩緊。好煩惱。我諗唔到天主想結婚定做神父。
母: 咁你諗成點?有乜可以幫你?
兒: 結婚係唔係只可以揀一個女仔?
母:係。揀咗就無得轉。
兒: 但係我有好多好朋友喎.
母:所以你慢慢諗清楚!
兒: 結婚係唔係就好似你同爸爸咁,要照顧小孩子?
我:係吖。
兒: 咁好辛苦,我唔想結婚。
我:(暗笑)其實你仲有時間慢慢諗。

親愛的兒子,其實往天堂的路從來也不會是輕鬆容易呢!我們每天也要為天國而努力奮鬥呢! 再聽到兒子這次的童話,也得提醒我要保持喜樂的心情,作上主的事業。

父母是最先負責教育他們子女的人。為指證這個責任,他們首先創立一個家庭, 是溫柔、寬恕、尊敬、忠實和無私的服務。家庭是培育品德的適當場所。品德的培育要求學習自我的克制、健全的判斷、作自我的主人,這些都是真正自由的條件。父母應該教導子女使「物質和本能的層面隸屬於心靈和屬神的層面。(1) 給自己的子女樹立良好的表樣,為父母是一個嚴重的職責。在子女面前知道承認自己的過錯,父母能夠更有利地引導和糾正自己的子女。 疼愛自己兒子的,應當時常鞭打他,訓導自己兒子的,必會因他而得幸福。(30:1-20) 你們作父母的,不要惹你們的子女發怒;但要用主的規範和訓誡,教養他們。(6:4) (天主教教理2223條 )

(1) 參閱《百年》通諭36

分享煮意:蘋果燉雪耳

蘋果燉雪耳

蘋果燉雪耳

宴客為煮人來說,口裡雖自謙地說是普通「家常便飯」,但總希望得客人欣賞。客人飽飽滿足的表現總是對煮人是最大的賞報。自問家常便飯不一定有甜點。這個甜點實而不華,可以在大家吃飯其間準備,不會阻礙準備主菜的時間。雖然甜點能輕易依靠外援,但在這連水也可能不安全的地方,自煮人生不簡較安全,也省回很多私房錢呢。

繼續閱讀

守齋煮意:超簡易香草牛油焗蘑菇

wpid-wp-1436351393541.jpeg

這陣子寫了不少甜點。嘿嘿嘿,細心的讀者可能留意到,筆者不將超好吃的甜點視為「守齋煮意」,將之歸類為「分享煮意」。按章來說,要守齋的日子,那些甜點是可以吃的。只是老問題又來了,就是守齋的精神和守齋這行動的平衡。當沒有人批判,也不需要向任何人交待時,你會怎樣選擇呢?

天主絕不會因我們吃了一口雪糕或肉而減少光芒,我們也不會因為愛德的原故(如長輩已準備好菜餚,全無選擇或推卻餘地)吃了肉而犯罪。天主也不是因為見到人們吃得不好或受苦而高興,而是人們自願因愛天主而稍作犧牲*:放棄一些好的事物,為了追求更好的(天主)而悅樂。人類不是能單靠思想去生活的,需要實際的行動作為(標記)去表達內心的虔敬。真正明白「守齋精神」的人更會珍惜每一個「守齋」的機會,決不會光說不做,或想盡法子地「鑽空子」或教唆別人光說不做。只有魔鬼才積極地希望人類行差踏錯,遠離天主。

有興趣動手乎?少說多做吧,在家吃很健康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