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or do not. There is no try

復活節過了差不多兩個星期,新教友也開展了他們作為教友的新生命。

基督徒不是善會的會員,也不是周日飲茶會的成員。基督徒是基督的肢體。這是一個身份的轉換,傳統教理用「神印」概念來解釋,說我們的靈魂已蓋上天主的印記,解釋領洗使我們整個人完全地轉化。

領洗成為基督徒不是簽約,而可以隨時完約。這是一生的事宜。我們不能「試試」當個基督徒,不,我們必須要立定決心當一個基督徒。所以, Star Wars 中, Master Yoda 跟 Luke Skywalker 的這段對白,也頗適合形容成為基督徒的。

Yoda: You must unlearn what you have learnt.
Luke: All right, I will give it a try.
Yoda: No! Try not! Do, or do not. There is no try.

故事、人生、信仰培育

日前聽了一個關於小童閱讀的講座,講者談及她認為如何作親子閱讀,以及選擇好的繪本圖書。當中講者表示,好的繪本圖書應幫助小孩子表達他自己的想法,但同時亦能讓他們學習現實。另一方面講者亦表示,我們不必太擔心小孩子能否「充分」理解故事的內容。

兒童文學本身是由成人寫作,他們寫作時都放進了他們的人生經驗。小孩讀者看到故事的趣味,而成人則更能看到故事中的各種人生苦澀甘甜。小孩子看到魔法的奇妙,角色探險的刺激;成人看到的是人性的善惡及生命的起跌。我們不必期望小孩子看到故事中多個層次的意義,因為這需要的不是成人的解釋,而是人生的歷練。小孩子經歷了多些事情,就自然明白。

兒童文學如是,基督徒的人生亦然。

The Virgin and St. An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