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危機——(下:建立及維繫信仰團體)

筆者在之前的兩篇文章 ()中分享了筆者眼中,當今教會正遇到一個甚麼樣的危機,以及在個人家庭及小團體兩方面,如何以信理及靈修打好更新教會的基礎。筆者並不認為這些方法已經足夠,筆者也沒有想過這些已是萬全之計。然而,筆者認為,如果這兩點沒做好,之後說甚麼也是沒有用。

要更新教會,首要是前文提到的加強靈修及深化信理,然而這些只是基礎。一如建屋一樣,單單打好樁是不能建成一所能住人的屋。我們必須在這基礎上發展。

NotreDamePilgrimage03

我們能更新我們的信仰團體,作世界的光嗎?


建立團體

1. 團體的基礎——聖召及「身體的配偶性意義」 (Spousal meaning of the body)

聖女小德蘭認為自己沒有出色之處,但她說她的聖召就是「愛」。

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其《身體神學》中指出:「男人和女人是為了婚姻而受造的」 (TOB 19, 20.02.1980)。聖教宗指出,天主創造的人性有著配偶性意義,人要滿全這配偶性意義,就是「婚姻」及「為天國守貞」。這兩個聖召正正就是我們要建立團體的兩個支柱,缺一不可。正正是這兩種不同但互補的聖召是如此重要,筆者希望先分享一下為何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身體神學》正正就是回應著這教會危機的一個重要鑰匙。

繼續閱讀

教會的危機——(中:回應部分)

筆者在上文中提到,天主教會正面對著一個大危機,在這一篇文中,筆者嘗試分享一些我們作為平信徒可以做以及應該做的事情。筆者說的不是教會要有甚麼制度上的改革;改革是必須的,但沒有個人的聖化及對德行的追求,甚麼制度也無法防止教會再次跌倒。

在談仔細的內容之前,筆者先要解釋這篇文不是甚麼。這篇文不是一個教會的改革藍圖,這也不會談教區及教廷應該有甚麼的架構……這也不會是一個一勞永逸的做法,相反,任何協助教會更新的做法也要求我們不斷的付出。

得勝的教會 — Ghent Altarpiece: Adoration of the Lamb (detailed) by van Eyck

筆者不是先知,不知道這些方法是否足夠,或每個人都合用,但筆者希望這些做法的分享,可以刺激大家在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團體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做法,去協助地方教會去更新。


大方向

筆者認為在更新教會的過程中,平信徒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平信徒不是教會架構的決策者,但平信徒佔了教會的大部分,能夠推動一個文化的改變。天主特別召叫一些人當神父、或當修道人是為了叫他們特別獻身去傳揚天主的福音,但缺乏有聖德的平信徒,天主的福音則未能有血有肉地展現在人前。平信徒以身作則活出天主的福音也是傳福音的重要行動。

現代平信徒要對抗的,不單是個人的私慾偏情,也要對抗世俗的死亡文化、相對主義的霸權、個人至上的享樂主義。平信徒要做的,是要建構一個文化,一個相反世俗的文化。這是艱鉅的工作,但我們不是一步登天,而是由我們每人身邊的事情做起,在我們的家庭及信仰團體開始。

我們要建構一個甚麼樣的文化呢?我們確立一個按基督信仰、自然律 (Natural Law) 為宗旨的文化。為達這個目標,我們在家庭及信仰團體中先要建立一個基督徒的身份認同。說得簡單點,就是我們要在日常生活都意識到我們自己是基督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天主不斷地施恩,我們需要恆常的聖事以獲取所需恩寵。

然而,筆者在以下的分享中,在每一個方面也會分為個人/家庭、以及信仰團體的兩個部分。在信仰團體的部分筆者也會包括了神父、修道人的角色。要知道,我們平信徒和修道人分擔著基督肢體中不同的功用。平信徒的信仰生活也不能缺少修道人及神職參與。


繼續閱讀

教會的危機——(上:問題部分)

[長文慎入] 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不夠時間寫短文。

只要認真看看教會現在的情況,我想沒有一個有理智的人能夠否認教會正出現一個大危機。老實說,事情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這一刻,我想任何粉飾太平的話都是廢話。對小孩子或初信的人,我們可以把問題簡略一提即可;但事實上,我們不可能不說。

mass-during-wwii

面臨倒塌的教會

教會的危機,英文說法就是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誰都看得見,但大家都不提不說,仿佛不說就不用處理事情會自己解決。不,我們要老實面對問題,我們要承認我們正站在歷史的重要一刻。後人回望過來,就會對我們說:「你經歷過那段時間嗎?!」

筆者這篇文會談談幾個教會的危機,下一篇會寫寫教友應如何自處。筆者不是嘗試要寫如何改革教會。因為這個教宗及普世主教團的責任。就算現在的主教及現在主教做不好,有些事也輪不到我們做。但平信徒是天主教會最大的部分,如果我們由自己的部分開始做的話,我們也可以有很大的影響力。

[註:這些危機是筆者的想法,也不是十分嚴謹的推論。可能讀者們會有別的想法。沒問題。起碼如果大家願意拿出來談的話,這就是面對困難的第一步。最怕是大家甚麼也不說。]


筆者腦海中正想到好幾個教會的議題,這些不可能包括教會所有的危機。這些議題的次序只是筆者想到的次序,和重要性未必有很大關聯。它們是:

1. 梵蒂岡和中共建交

繼續閱讀

2018年9月星期五守大小齋

A11593.jpg

Gerrit Dou (Dutch, 1613 – 1675 ), The Hermit, 1670, oil on panel, Timken Collection

「但這類魔鬼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瑪竇福音 17:21

請各位響應香港教區主教楊主教的呼籲,9月的星期五守大小齋。

香港教區主教公署

一、宣告九月將為祈禱及懺悔月,為神職人員性騷擾兒童醜聞贖罪

數天前,教宗方濟各表示,對於美國一大陪審團的報告中披露駭人聽聞的賓夕法尼亞州神職人員性騷擾兒童案例,感到羞愧與心痛惡絕,並呼籲所有聖職人員為曾犯罪的弟兄祈禱和贖罪。教宗亦邀請所有信徒共同懇切祈禱,哀求慈悲的天父,恩賜所有人,祂的恩寵與慈愛;更要祈求聖神,啟廸及強化那些雖處於極大困苦和折磨中,仍竭力奉行天主旨意的一群。

為回應教宗的呼籲,楊鳴章主教經諮詢教區主教公署後,公佈九月為祈禱及懺悔月。楊主教鼓勵信友於九月份的星期五守大小齋,並參加由堂區舉辦的朝拜聖體及頌唸贖罪經文,為受害者及犯罪人士祈禱。

主,求你依著你的仁慈,時時刻刻潔淨與護佑你的教會

Dominica XV Post Pentecosten
五旬節後第十五主日

Oratio: Ecclésiam tuam, Dómine, miserátio continuáta mundet et múniat: et quia sine te non potest salva consístere; tuo semper múnere gubernétur.
禱文:主,求你依著你的仁慈,時時刻刻潔淨與護佑你的教會;因為沒有你,她便不能保持安全;望你常施恩祐,使她得到你的照管。

剛剛過去主日的彌撒經文非常配合當今教會遇到的問題。筆者拿起禮書,馬上便被首兩個字吸引著: Ecclesiam tuam 「祢的教會」。筆者想到,天主的教會為何會被負賣主的神職所佔據著呢?但這禱文同時提醒著我們,天主的教會要靠著上主不斷的仁慈——miseratio continuata ——才能得到潔淨。是天主沒有仁慈嗎?不是,而是我們抗絕了天主的仁慈,是我們沒有善用天主的恩寵。

JesusSleepingStorm

因為沒有了天主,我們便不能持續地得到安全,健康、救恩 (salvus);而教會則需要天主不斷的掌舵——gubnero ——才行。教會的醜聞,正正是我們沒有讓天主掌舵。我們憤怒的,不單單是一些兇殘的神職向青少年,甚至修生埋手;更令人憤怒的是教會高層受著所謂的 gay mafia / lavander mafia 所滲透,而互相包庇那些犯事的神職。外文稱他們為 Judas priests ——猶達斯神父、背主神父。

我們能否將教會的掌舵人,由這些背主神職當中奪回而歸還給天主?


這天的書信取自聖保祿宗徒致迦拉達書 5:25 – 6:1-10 :

繼續閱讀

[文章分享] 陷於火海中的教會

早前看到了美國的一名神父 Father Bill Peckman 的一篇文章,覺得很有意義。得到了神父的批准後,特意翻譯,想大家好好想想,在教會現在的危機中,我們每個人有甚麼可以做。

雖然神父指的是天主教會,但近日的新聞中我們知道,出現問題的教會不單是美國的教會,而是整個教會都受著互相包庇的同性戀 (並且有著同性性行為) 的神職所毒害。

ny_church_transfiguration_in_ruins.jpg

美國紐約 顯聖容堂

原文為: The Catholic Church in this country is on fire and has been for decades


這國家的天主教會陷於火海之中,而且已有數十年之久。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人們開始衝出門外,讓告解亭荒廢結蜘蛛網,空蕩蕩的彌撒,曾經活躍的堂區只剩下外殼。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修院、修會會院、隱修院、初學院變得冷清。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堂區、修院、隱修院、及其他天主教機構開始關門。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天主教教育的印刷商以教理為名,出版那些不冷不熱、平庸、低俗而讓人自我感覺良好的書刊。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彌撒的神聖超越感受被排除出去,好像它是招人厭的外物般,而彌撒則成為讓人自我慶祝的靈性自戀。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那些希望推翻及改變教會訓導的人被給予完全的自由,而那些渴望堅持「信仰寶庫」(deposit of Faith, 見《天主教教理》n.84) 的人卻被懷疑及輕視。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神父及修道人捨棄他們的神恩召叫的外在標記,修會放棄他們的特恩而改為一種「你愛做甚麼就甚麼」的態度。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神職變得在酒會中比在告解亭中更為得心應手。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這國家的宗教領袖關注政治議題,同時卻讓神職班的道德日漸低落。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好的行政就被當為好的牧民。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神職及神學家接受、教導、推廣性方面的自由主義。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神職及神學家厭惡地反對《人類生命》、《信德與理性》、《生命的福音》。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家庭由為生產一個聖召祈禱,變成刻意勸退聖召,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子女被當成怪人。

我知道我曾投訴運動和其他活動被放在信仰之上的做法。驚訝吧!我們神職當中很多人呼號我們不夠「貼地」(relevant)……我們有這些現代思想真危險。在我們的歷史中有很多更嚴重的迫害。但從來不是迫害使我們敗下來。教會的墮落總是由內部開始的。

這國家的天主教會陷於火海之中,而拿著火把的正這她自己的領袖。有很多好的領袖、主教、導師也準備好滅火。他們需要我們的祈禱和支持,因為魔鬼並不喜歡失去牠贏了的領土。好幾十年來,我們都沒有留心防備。不能再這樣。我們要迎戰。我們不能臨陣退縮。

mass-during-wwii

回歸正道,迎戰魔鬼


預告一下,筆者得知「聖十字福傳」(網站面書) 將召集信友,以玫瑰經作武器,為世界、為教會、為每個信友祈禱,向魔鬼宣戰。敬請留意。

[文章分享]訪問桑普爾總主教 (4) –

雖然隔了一段時間,也請讓筆者完成翻譯桑普爾總主教接受 Catholic World Report 的訪問上文桑普爾總主教談了他對前兩年的世界主教會議的觀點。今次他會談到花地瑪聖母、不斷歸化的重要、及天主的慈悲。


CWR:在2014年,你將俄勒岡州西部的教會奉獻給花地瑪聖母的無玷之心。你對聖母在花地瑪的顯現有個人興趣嗎?你對花地瑪顯現將快100周年有何想法?

總主教:我很久前已對花地瑪很有興趣,在我進修院前已是如此。我對它的最基礎信息所吸引:就是歸化及祈禱,這在今天仍迴響著。有些人視花地瑪的顯現只是教會歷史中某一時段有關聯性,今天已沒有了。但我認為花地瑪的顯現在今天仍沒有減少關聯性。

OurLadyOfFatimaChildren

花地瑪聖母顯現及3個牧童

我怕我們的文化及世界在走向破壞。我們需要回到真實、美好、及聖潔當中。花地瑪的信息包括為罪人的歸化祈禱。我自己是一個罪人,而我必須為其他罪人的歸化工作。這是我將我們的總教區奉獻,將它托付在聖母衣裳的保護下時的一個渴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