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ux stat dum volvitur orbis — 法國聖母院火災的數個反思

我喜歡,因為有人向我說:我們要進入上主的聖殿!耶路撒冷!我們的雙足,已經站立在你的門口。(聖詠122:1-2)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你常殘殺先知,用石頭砸死那些派遣到你這裏來的人。我多少次願意聚集你的子女,有如母雞把自己的幼雛聚集在翅膀底下,但你卻不願意!你看吧!你們的房屋必給你們留下一片荒涼。因為我告訴你們:自今以後,你們斷不能再看見我,直到你們說:因上主之名而來的,當受讚頌!(瑪竇福音 23:37-39)

notredamefire-spire

2019年聖週一 巴黎主教座堂聖母院火災 圖中的尖塔 (spire) 已倒塌

2019年聖週星期一,法國巴黎主教座堂聖母院失火。聖堂頓成廢墟,修復需時。

聖母院是巴黎主教座堂,由 1160年開始建築工程,至1260年才完成,歷時一世紀。她是中世紀高峰 (High Middle Age) 的結晶品,是科學和藝術的結晶。有誰說中世紀是反科學、沉悶的時期的話,大可以問問他:「那麼誰能有這技術建成這偉大的聖堂,並且以這麼多的藝術去裝飾她?」

聖母院不單是建築的結晶,她更是法國教會信仰的標記。法國被稱為「教會的長女」 (Eldest daughter of the Church),是歐洲基督文明的先峰。然而,歐洲在過去的時間逐漸拋棄自己文化及信仰的根,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 2003年的宗座勸喻《教會在歐洲》(Ecclesia in Europa) 中提到,「由於一些人擁有了他們需要的一切,生活得好像天主不存在一樣,歐洲文化給予人一個『沉默背教』(silent apostasy) 的印象。」

法國今年由2 月開始,各地的聖堂都遭受縱火褻聖。可見法國的教會也是受著迫害。不論今次聖母院的火災是否人為,這場火災確實很有象徵性,很值得我們反思默想。

以下是筆者的數項雜亂的想法,不知大家有沒有類似的感受。


  1. 這圖是火警撲滅後的首批相片之一。筆者心中想起了 聖博諾 (St. Bruno)所創 的加爾都西隱修會 (Carthusian Order) 的格言:

Crux Stat dum volvitur orbis. (世界轉變,而十字架巍立)

notredame-aftermath.jpg

繼續閱讀

[讀者來函]在失望中持守信德

剛剛的周日是香港的特首選舉日。讀者 Didymus 來函分享他在這次選舉的反省。 Didymus 提到我們作為基督徒,應以基督徒的目光看待社會中的事務。

同時,繼續歡迎各位讀者也來函分享,以示大公教會之多元。大家可將文章投寄到 mountainandwater2014@gmail.com,詳細內容可按這裡參閱。


本屆香港特首選舉落幕,有人歡喜有人愁。若果依據傳媒進行的民意調查,愁者應佔多數,筆者亦不例外。然而,在失望的同時,究竟我們作為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選舉結果?

HKCE-election-2017

BBC 

上次執筆的時候,原來已是一年多以前。重新執筆,事緣筆者的一位朋友在社交平台上載了一段她與來自內地朋友的對話。這位朋友嘲笑說:「既然妳沒有票,為什麼仍然這樣關心選舉?妳根本沒有選擇權。」是的,我們沒有選票;是的,我們沒有話事權。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關心選舉?彷彿,在這次選舉的過程裡,很多人顯得漠不關心,表示選舉結果與他們無關。小圈子選舉的確違反民主社會的期望;然而,就是這種漠不關心的態度,使這個小圈子更小圈子。從何時開始,我們連關心社會的職責也自願放棄?

有人可能會反駁:「既改變不了事實,何不將精力放在其他事上?反正在投票前已經知道結果。」事實上,我們作很多事情,都看似是徒勞無功的;但作為基督徒,我們不能失去應有的信德。我們必須牢記,「天主自會照料」、「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明知事情沒有轉變的餘地,依然選擇相信我們所求的會到來,正正就是基督徒的信德。世人或許會說,這些是盲目的迷信,甚至嘲笑我們「愚蠢」、「天真」;但我們清楚知道,在適當的時候,我們所求的必定會得到。

這就像上星期五,數以千計市民齊集在愛丁堡廣場,為一位大家都知道不可能當選的候選人打氣。即使改變不了現實,但仍然堅持要做。當然,有部份市民相信選委們會「暗票轉軚」,筆者也有一刻幻想該名候選人反敗為勝的景象。然而,隨著電視台的「目測點票」數字高速上升,懸念亦隨之升到高空;失望及低落的情緒剎那間湧現,相信不少讀者也有如此的體驗。有網民說:「香港無望」、「香港末日」等等,又是另一缺乏信德的例證。

一個人生病了,我們會想盡辦法為他治療。即使只有半點生機,醫生們依然努力不懈進行搶救。我們的城市亦然:只要一天我們仍有言論自由,只要一天我們仍有表達意見的自由,我們定必要持守不懈,堅守夢想。我們從前經常聽說:「我們上街,未必可以改變現狀;但若我們不上街,就一定改變不了當權者。」大家還記得嗎?

投票日的福音剛好是與信德有關(若望福音 9:1-41)。耶穌治癒了那個生來瞎眼的人,但法利塞人卻偏不信這人生來瞎眼,不斷審問他。這人向法利塞人連番解說後,他們依然不信,更將他趕走。耶穌問他說:「你信人子麼?」他答說:「主,我信。」我們相信,耶穌每天都在我們中間,引領我們走每一天的路,亦同時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察覺到他的臨在。只要我們堅守原則,作一些我們認為正確的事,天主定必俯聽我們的祈求。或許少少的挫敗令我們失去動力,但休息過後應重新起程,向目標繼續進發。

福音中,耶穌向門徒說:「當我在世界上的時候,我是世界的光。」作為基督徒,我們繼承了基督的使命,在他不在世上的時候,不計較付出、成為地鹽世光。在未來的五年,讓我們一同將這個城市的命運獻到主的台前,讓祂為我們實現祂所預備的;讓我們繼續為我們的家園祈禱,一起團結向前。

「起來行走吧!你的信德救了你。」

上智之座,為我等祈!

The-Virgin-and-Child-w-st-dominic-and-thomoas

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ts. Dominic and Thomas Aquinas (Fra Angelico,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