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終隨想

不久前,在沉悶的工作中,突然收到朋友的訊息,告知一位我們都共同認識的人過世了。早一天還是精神爽利,當晚睡夢中就走了。一個五十歲不到的壯年,就在大時大節前突然間就走了。朋友談到此時都難掩唏噓之情。想必亡者的家人每年過節都難以釋懷。對筆者而言,腦海中難免想起耶穌的比喻:「天主卻給他說: 胡塗人哪!今夜就要索回你的靈魂,你所備置的,將歸誰呢?那為自己厚積財產而不在天主前致富的,也是如此。」(路加福音 12:20-21)

2020年是大家都過得很困難的一年。一次疫情,將各人的生活都搞出了。在香港,停課的停課,失業的失業。而在大家還未見到仇教者正式出手,公開彌撒被取消了,只有少數信友能夠偶然有幸參加私人的彌撒。大部分信友連復活節及聖誕節都未能參與教會的公開禮儀,不少的洗禮推遲不少才能舉行。甚至連在羅馬,今年的公開禮儀都取消了。反而是在遠東的台灣,竟像世界樂土般,還能一直保持相對正常的日常及禮儀生活。

繼續閱讀

可否不要奪走教友領受恩寵的權利 – 論新冠疫情後的處理

有網友分享了疫情下的感想。編者希望大家能夠想一想,並回應一下。


大家好,我是史提芬巴,是一位普通教友。

平時不肯發聲的我,今次恨不得要撰文抒發感受,希望大家明白我現在的不滿,並懇請教區對於疫情後處理手法,能顧及教友們的情況,不要再「故步自封」。

小弟除了有望主日及節日彌撒以外,也有參與多個歌詠團,但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的起伏,再加上「第四波」的來臨,不清楚政府會否再次要求停止宗教活動,對籌備聖誕禮儀,絕對是很大的打擊。不僅如此,小弟很擔憂若教區因疫情為由,配合政府再次停止公開彌撒及禮儀,對教友們不能領受恩寵,對已動搖的信仰團體是極大的危機。

聖嘉祿‧鮑榮茂於疫症中的米蘭 (Benedetto Luti)

自去年社會運動以來,香港人心靈受創程度,是不能夠想像。今年自新冠肺炎影響本港以來,已有兩個時段暫停公開彌撒,其中第一次,更適逢逾越節三日慶典,導致候洗者一再延遲領受入門聖事,真實例子是我代仔在諸聖節才領受到堅振聖事,而他因暫停公開彌撒一段時間,回來以後,居然連基本彌撒對答也忘記了,那時我真的呆若木雞。

我真的想問各位神長們,如果第四波爆發,真的有必要再次暫停公開彌撒?正如耶穌對門徒們說:「為什麼你們這樣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馬爾谷福音4:40) 如果我們已奉行公益,做好一切的防疫措施,絕對相信我們的護守天使也時刻保護著我們……但同時切記薩拉樞機 (Cardinal Robert Sarah) 的一句話:

「  ……直播彌撒總不能與親自參與彌撒相提並論,或取而代之。相反,如果信友僅以虛擬的方式參與禮儀,就會有與降生成人的天主遠離的危險,天主不是以虛擬的方式賜給我們,而是以真實的方式,主說:「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若望福音 6:56)與主的身體的接觸是至關重要、必不可少和不可替代的……..主教們必須謹慎而堅定地採取行動,以確保信友們參加感恩聖祭不會被民政當局貶視為普通民眾聚會,或比作次要的消閒活動。」
(取自樞機書函: 讓我們滿懷喜樂重返感恩聖祭)

另外一件我較為不滿的事,就是外國部分堂區因疫情為由,停止告解及一切病人傅油聖事。 有外國教友曾向我分享,堂區神父示意停止一切上述嘅活動,直至另行通知,教友們都費解,為何我們要恐懼疫症? 暫時香港都未有聽到這個情況,但我都頗為擔心,因為本港面對人口老化,加上嚴重的社會撕裂……很老實,在亂世中,堂區善會會員應義不容辭地,以行動來表示對病弱者的關心,讓愛德光照普世,乃基督徒基本責任。 我亦忠告所有神長們,在需要的時候, 特別在疫症期間,懇請你們履行責任。施行聖事,不要再待在辦公室內「抗疫」。

最後,祈求病人之痊聖母及聖羅格,繼續保佑全球人民面對當前挑戰……期望疫症早日消失,公義早日彰顯。

主佑。

[讀者來函]公教會內的國際戰線

編註:這是一名網友的分享,原文的連結在這裡

梵中關係的發展,中國教會的現況,港澳教區的未來,教內領導層及平信徒之關的關係及互動,這一一都值得我們思考。


InternationalLine

一個沒有信仰的大國,外人看來百姓物質生活富足。繼承人貝氏可能擔心它將成為世界的榜樣,以致不惜一切與中共政權交往。這個看法來自一位在南美服務多年的印尼籍神父。事實上,不少非華裔神長認為中共在文明上仍有進步的可能,而支持貝氏此舉。這裡説明中共很早就開始國際戰線,而且宣傳成效顯著。外國人普遍感覺大陸人修養參差,卻非常富裕,將會發財立品。這一點深深吸引各國傳教人員。

為何中共要與聖座交往;聖座又何故要如此委婉。教會內外揣測兩極,無需一一重覆。梵京曾表示它明白大陸的情況,亦獲貝氏高調加持。最近,新法令港人惶恐不安,甚至隨時淪為難民。然而,貝氏一直關心受壓迫人士,特別是難民,卻臨時抽起對港人的公開問侯,令人失望。本地教會方面,領導當局即使面對兄弟姊妹的爭議,亦要保持與共方的關係。讓人懷疑是梵京本身未能掌握局勢,還是已經被共方脅迫。

主耶穌要求我們在愛德中實踐真理,教導我們規勸兄弟。再者,本地署理首牧帶領在港教會成為在陸教會與普世教會的橋樑。既然如此,各位兄弟姊妹,就讓我們本著是就說是、非就說非的宗旨,讓梵京及其他地方的兄弟姊妹們知道我們對中共和大陸的所見所聞。當中一定不乏真實的正面評價,也有被懷疑的負面信息。之後,掌陀當局如何詮釋和使用這些消息,這自然是他們和天主的帳。我們有份建立祂的神國就好,誰知今天的努力為將來無用,保持望徳吧!

香港人,加油!香港教友,努力!

遊子‧博
7.21 一週年紀念

回復「不」正常?

自2019年12月開始,疫症由中国武漢漫延全球。經濟停頓,學校關門,各學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防疫方向,不少地方的公開彌撒也取消了。很多人都希望回復正常。但是,我們有一個可以回去的「正常」嗎?

早兩前看到美國一名神父 Father John Hollowell 這樣寫道:

人們說:我只想回復正常。

我不想!

我希望多過22%的天主教徒能每周去彌撒。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定期辦告解。

我希望更多人能珍惜他們的公教信仰。

我相信這才是我們要前往的方向

Father Hollowell 點出了一樣很重要的事情:疫症前的生活,不是一個理想的生活!我們是因為習慣了這個不理想的生活才會覺得這是「正常」。但這不是理想的生活!在這時間,我們要思考的不是「回到正常生活」,而是要思考要「創造一個怎樣的後疫症時代」!

繼續閱讀

危機中的四旬期

香港近八個月可說是翻天覆地,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筆者雖說是安好,但同時像是喪失了寫作能力,長時間未能寫作。現在希望由這神聖的四旬期開始,重拾寫作的習慣。

過去的大半年,香港社會一直賴以生存的社會基礎被刻意破壞:法治、公平、自由。破壞香港價值的人依著外在的勢力,試圖奪取香港的權力,建立一個以外地勢力為核心的新霸權。然而,不少香港人不甘自己的土地如此被人強搶,奮起保衞自己土地恆久以來的法律及規則。然而,面對外地勢力,香港人似乎都處於下風,眼看外地的勢力將要重新定義「香港」。

Cardinal-StephenLangton-3

Cardinal Stephen Langton, 英國的《大憲章》(1215) 就出自他的手筆

不單是世俗社會,自從楊鳴章主教於2019年1月逝世,香港一直都沒有正權主教。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不時就聽到各方面的傳言,推測下一任的主教人選。教會內馬上也有爭議,擔心下一任主教能否帶領香港教會對抗共產主義政權的入侵,繼續維持教會在香港的道德影響力,甚至害怕香港的信友成為教廷為了討好某強國的犧牲品。

繼續閱讀

離我們不遠的死亡

香港教區主教楊鳴章主教最近因病逝世,看到有些信友都表示生命的確無常、「很化學」(很容易壞/失去)。

的確,生活在廿一世紀初的我們,死亡好像離我們很遠。尤其是住在如香港、澳門這些城巿,我們都似乎擁有不錯的醫療、人生安全還算得到保障。我們平常會生病,但我們不常想到我們會病死;我們時不時也看到馬路上有意外,然而我們未必想到有人可能因此而喪生。

©Photo. R.M.N. / R.-G. Ojéda

但是,死亡其實從沒有離開過我們。記得中學畢業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再次集合全班同學的,就是因為其中一名同學的死亡。當時還分別不久的我們都似乎不太懂得怎樣面對,我們好像第一次意識到,等待我們的不一定是光明的前途,死亡其實也就在我們身邊。

人漸大,也聽到身邊的人患病逝世,也有朋友的小孩一出生便過世。即使是何等先進的科技,我們也要記得死亡是我們每人要面對的事。

繼續閱讀

2018年9月星期五守大小齋

A11593.jpg

Gerrit Dou (Dutch, 1613 – 1675 ), The Hermit, 1670, oil on panel, Timken Collection

「但這類魔鬼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瑪竇福音 17:21

請各位響應香港教區主教楊主教的呼籲,9月的星期五守大小齋。

香港教區主教公署

一、宣告九月將為祈禱及懺悔月,為神職人員性騷擾兒童醜聞贖罪

數天前,教宗方濟各表示,對於美國一大陪審團的報告中披露駭人聽聞的賓夕法尼亞州神職人員性騷擾兒童案例,感到羞愧與心痛惡絕,並呼籲所有聖職人員為曾犯罪的弟兄祈禱和贖罪。教宗亦邀請所有信徒共同懇切祈禱,哀求慈悲的天父,恩賜所有人,祂的恩寵與慈愛;更要祈求聖神,啟廸及強化那些雖處於極大困苦和折磨中,仍竭力奉行天主旨意的一群。

為回應教宗的呼籲,楊鳴章主教經諮詢教區主教公署後,公佈九月為祈禱及懺悔月。楊主教鼓勵信友於九月份的星期五守大小齋,並參加由堂區舉辦的朝拜聖體及頌唸贖罪經文,為受害者及犯罪人士祈禱。

主,求你依著你的仁慈,時時刻刻潔淨與護佑你的教會

Dominica XV Post Pentecosten
五旬節後第十五主日

Oratio: Ecclésiam tuam, Dómine, miserátio continuáta mundet et múniat: et quia sine te non potest salva consístere; tuo semper múnere gubernétur.
禱文:主,求你依著你的仁慈,時時刻刻潔淨與護佑你的教會;因為沒有你,她便不能保持安全;望你常施恩祐,使她得到你的照管。

剛剛過去主日的彌撒經文非常配合當今教會遇到的問題。筆者拿起禮書,馬上便被首兩個字吸引著: Ecclesiam tuam 「祢的教會」。筆者想到,天主的教會為何會被負賣主的神職所佔據著呢?但這禱文同時提醒著我們,天主的教會要靠著上主不斷的仁慈——miseratio continuata ——才能得到潔淨。是天主沒有仁慈嗎?不是,而是我們抗絕了天主的仁慈,是我們沒有善用天主的恩寵。

JesusSleepingStorm

因為沒有了天主,我們便不能持續地得到安全,健康、救恩 (salvus);而教會則需要天主不斷的掌舵——gubnero ——才行。教會的醜聞,正正是我們沒有讓天主掌舵。我們憤怒的,不單單是一些兇殘的神職向青少年,甚至修生埋手;更令人憤怒的是教會高層受著所謂的 gay mafia / lavander mafia 所滲透,而互相包庇那些犯事的神職。外文稱他們為 Judas priests ——猶達斯神父、背主神父。

我們能否將教會的掌舵人,由這些背主神職當中奪回而歸還給天主?


這天的書信取自聖保祿宗徒致迦拉達書 5:25 – 6:1-10 :

繼續閱讀

湯漢樞機退任、楊鳴章主教接任

相信大部分教友都留意到香港教區牧首的交替。梵蒂岡新聞處亦報道了教宗方濟各接納了湯漢樞機的請辭,已楊鳴章主教接任。感謝湯漢樞機這些年來的工作,亦願天主協助楊主教引領教區越加走近基督。

現在除了陳日君樞機外,湯漢樞也成了榮休主教 (Emeritus bishop)。但由於他的主教職是永存的,我們可不能稱他為「前主教」。

筆者感到好奇的是:甚麼是「Hong Kong, in Continental China」:

ResignationAppointment20170801

[活動介紹]耶穌顯聖容瞻禮–聖樂及禮儀

中學時期聽音樂時總有個疑問:究竟CD 中的彌撒曲或其他的聖樂作品是否真的可以在彌撒中詠唱。即使經常在書中讀到這些曲目在那些作曲家在世的時候是在禮儀中出現,但現實生活中卻很少這些機會。

到了後來,在外國的彌撒、互聯網的片段中慢慢理解到一些曲目純粹是作曲家以彌撒曲為題材,卻不能實際應用;也明白到有些曲目卻是真的在禮儀中能夠應用的。當然,親身在真實的禮儀中聽到這些悅耳的作品是令人十分感動的。

朋友告訴筆者有以下活動。筆者覺得各位音樂愛好者、堂區聖詠團成員都可以藉此活動,一面欣賞悅耳的音樂,同時更體驗到彌撒和傳統聖樂的配合如何實踐著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禮儀訓導:

聖樂越和禮儀密切結合,便越神聖,它能發揮祈禱的韻味,或培養合諧的情調,或增加禮儀的莊嚴性。——《禮儀憲章 112條》

Transfiguration_MissaCantata

耶穌顯聖容瞻禮彌撒
日期:2017年8月6日
時間:下午12:30
地點:九龍進教之佑堂
內容:唱經彌撒及降重聖體降福,當中將獻唱額我略讚 (Gregorian Chants)、及不同作曲家的聖樂作品。